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紫外线对铅和镉胁迫下小麦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 第2页

更新时间:2016-11-15:  来源:毕业论文
引言
由于人类工业和生活中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的严重破坏,大气中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命活动[1-2]。植物为抵抗紫外线辐射必须调整自身防御策略,其中合成紫外吸收物质是植物在生理生化层面抵御紫外线辐射伤害的有效防御机制;紫外线辐射对植物的另一方面影响是导致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3-6]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chuibin.com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另外,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三废”的排放、污水、污泥的使用等,重金属污染也日益严重[7]。Pb、Cd是环境中2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土壤中Pb、Cd的含量逐渐增加,污染日益加剧,Pb由于长时间沉降积累,易于植物的吸收,而Cd进入土壤后很少向下迁移,因而主要积于土扔彭层,也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这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伤害[8-12]。该研究以小麦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铅镉、紫外线辐射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内类黄酮、花青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含量的变化,旨在揭示小麦幼苗叶片内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对铅镉、紫外线辐射胁迫的动态响应,并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周麦18,购于周口市种子公司。
1.2 实验器具及试剂
    器具: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电子天平、恒温箱、水浴锅、试管、胶头滴管、研钵、培养盘、量筒、烧杯、容量瓶等。
    试剂:次氯酸钠、盐酸乙醇溶液、碳酸氢钠、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甲醇、苯酚、浓硫酸、考马斯亮蓝G-250、磷酸缓冲液、冰醋酸、乙醇、茚三酮、醋酸铅、氯化镉等。
1.3 实验方法
1.3.1 小麦种子处理及幼苗的培养
    先将小麦种子用5%的次氯酸钠消毒1h,然后在25℃室温下浸种12h,最后转到铺有6层滤纸的磁盘中,每天喷洒清水催芽,4d后将出芽一致的小麦种子移种到装有土壤的培养盘中,每天浇水,直到长出3~5片真叶[13-14]。
1.3.2 铅镉胁迫液的配制
    醋酸铅溶液的制备:取醋酸铅500mg,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0mL,即可配制出500mg/L的硝酸铅溶液。保存备用[15-16]。
    氯化镉溶液的制备:取氯化镉20mg,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移入1000mL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0mL,即可配制出20mg/L的氯化镉溶液,保存备用[17-19]。
1.3.3 实验各种处理设计
将长出3~5片真叶的小麦幼苗分为9个处理组(处理组1:铅镉溶液处理1d;处理组2:铅镉溶液连续处理3d;处理组3:铅镉溶液连续处理5d;处理组4:紫外线处理1d;处理组5:紫外线处理3d;处理组6:紫外线处理5d;处理组7:紫外线与铅镉复合处理1d;处理组8:紫外线与铅镉复合处理3d;处理组9:紫外线与铅镉复合处理5d)和1个对照组[20-24]。在进行铅镉溶液处理时采用喷壶喷洒幼苗叶片法,以滴液为限,对照组喷洒等量去离子水。在进行紫外线处理时,照射距离为:50cm,照射剂量为:10000uW.s/cm² [25]。
1.3.4 紫外吸收物质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①花青素含量的测定[26-29]
    从9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中各取0.10g小麦叶片,分别放入编号为0、1、2、3、4、5、6、7、8、9的试管中,往每个试管中加入10mL盐酸乙醇提取液,在60℃水浴中加热,浸提30min后,把浸提液倒入25mL容量瓶中,再加5mL提取液浸提15min,把浸提液也倒入25mL容量瓶中,同法再浸提1次,把浸提液同样倒入25mL容量瓶中,3次共浸提1h,最后定溶到25mL。用分光光度计测定530nm下的光密度(吸光值)。
②类黄酮含量的测定[30-32]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紫外线对铅和镉胁迫下小麦紫外吸收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chuibin.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