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经济学探讨之态叠加原理
态叠加原理(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of states)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可以表述为:如果ψ1,ψ2,ψ3,……,ψn,…都是体系的可能状态,那么他们的线性叠加也是这个体系的可能状态。
为了理解态叠加的深刻含义,在电子双缝衍射试验中,用ψ1表示电子穿过狭缝1(此时缝2关闭)到达屏的状态,用ψ2表示电子穿过狭缝2(此时缝1关闭)到达屏的状态,而用ψ=c1ψ1+c2ψ2表示电子同时穿过1和2两个狭缝到达屏的状态。根据态叠加原理,电子穿过双缝后在P点出现的概率密度,一般并不等于电子穿过狭缝1到达P点的概率密度与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穿过狭缝2到达P点的概率密度之和,而是等于它们两者之和在加上干涉项。电子衍射图样的产生证实了干涉项的存在。
如果我们把粒子的概率波属性仅仅理解为概率分布,那么按照经典的统计理论,像机枪打靶的结果那样,相互排斥的事件中之任何一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时间单独发生的概率之和。
但是,在量子力学中,态叠加原理告诉我们,必须采用带有相位的复值波函数或概率幅叠加的法则。狄拉克在1970年曾经说过,我们在原子理论中得到的概率,是作为一种更加基本的量的数值的模的平方而出现的,这种量叫做概率幅。存在这种概率幅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充满整个原子世界的干涉现象。
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是一个与测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基本原理,它与经典波叠加概念的物理意义有本质的不同。为了说明这一点,先假定体系处在ψ1描述的态下,这时测量力学量A所得的结果是一个确定的值a1。我们把ψ1这样的态称为力学量A的本征态,而把a1称为力学量A的本征值。现在,如果我们又假定当体系处在ψ2描述的态下时,测量A所得的结果是另一个确定的值a2.那么在
ψ=c1ψ1+c2ψ2
所描述的态下,测量力学量A所得的结果既可能是a1也可能是a2(但不会是另外的值),而且测得结果为a1或a2的相对概率是完全确定的。
由此可见,量子力学中的这种态的叠加,导致了线性叠加下观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认为,处在ψ的粒子,部分地处在本征态ψ1,也部分地处在本征态ψ2。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测量力学量A时有时得到a1,有时得到a2,而这从经典概念来看是无法理解的。在经典力学中,若一个波是由若干子波叠加而成的,则表明这个合成的波含有各种成分的子波,其性质是完全确定的。
回到我正在探讨的量子经济学,关注经管、营销的朋友看过不少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并且看过后不免分析一番,得出1、2、3、4、A、B、C、D几点,说明成功有成功的原因,失败有失败的根源。稍微有名气一些的专家还长篇大论地写文章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到处宣讲。有意思的是,那些专家正在宣讲自认为正确的经验教训时,还是有些企业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甚至倒闭。这时候专家就说了,你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听我所讲的教训。呵呵,如果有条件,我真的想把一家企业给那些天天宣讲经验教训的所谓专家去经营,看他们能不能将一家企业做成一流。
如果说成功的企业处于有利的市场环境,有很多有利因素,但是我发现在同样有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有些企业还是倒闭了。另外,很多成功企业也面临很多不利的市场因素,但是偏偏发展还很强劲。这样的案例我看到很多,从日常的逻辑来说,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这说明那些所谓专家的经验教训除了自认为正确外,对企业是没有价值的。
以上难题也许只能从态叠加原理去解释。简单地说,一家企业是倒闭、平庸、兴旺等各种态的叠加,至于在一定时期处在什么态,是不确定的。至于如何用数学处理这种现象,又要×他个舅舅,目前我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