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
 【摘要】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近年来国家制定发布一系列会汁法律、法规,为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依据,对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所谓会计核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总结生产经营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事件,对过去给出评价,并在通过对核算分析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测,从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当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一、当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准确确定建造合同收入比较困难。建筑工程不同于一般的产品,其产品的结构、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千变万化。即使是同类工程,在不同的地区因政策的不同而造价相差很大。这些特点就给工程结算带来了变化性;工程审计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收入在《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均未加以明确。
    
    使财务人员在进行收入确认时感到比较困难。收入确定的随意性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也为某些施工企业偷税漏税开了方便之门。因此《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应该对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更明细化,更具有操作性。
    
    2.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一是履约保证金返还周期长,大量工程款拖欠,使得企业常常陷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由此,随着企业中标量的增加,沉淀资金越来越多,常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很多施工企业不得不通过借贷资金维持日常生产经营。
    
    二是资金管理的方式方法陈旧,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很多企业对资金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偏重于对财务机构与人员的控制上,这就可能出现多头开户、账实不符、挪用资金、分支机构人为拖延或拦截资金划付、随意转移收入、资金帐外循环等情况。在财务信息获得方面,则依靠分支机构上报的财务报表和汇报材料反映经营信息与财务状况,缺乏动态、即时的监控与管理,容易发生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会计核算随意性大、财务报表编报不实、掩盖实际经营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出现财务信息传递滞后与失真问题。三是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资金流转监控不严。大多数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功能主要是对资金的事后核算,缺乏对资金的管理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流转过程的全面控制。
    
    3.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一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汇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权力下放了,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二是缺少索赔的意识,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合同项目很多,就很容易产生违约行为。施工企业如果缺乏索赔的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工作。
    
    二、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为了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建造合同所发生的经营业务,围绕施工的会计核算,主要应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施工企业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要视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及项目经理的考核重要内容。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责。对于人员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
    
    2.严格资金核算。施工企业现金流主要指分包工程款的拨付与资金往来,在拨付分包工程款的核算上,我们应对照分包合同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的规定,企业自行设置一级科目“分包单位工程款往来”、二级科目“工程项目名称”、三级科目“分包单位名称”,借方反映分包方凭发票等有关凭证收取工程款,贷方反映已签认的工程进度或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借方余额反映多付分包款,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付分包款。
    
    同时为真实反映建设单位按工程项目完成进度或各阶段结算金额和拨付进度款,企业可自行设置一级科目“发包单位工程款往来”以及二级科目“工程项目名称”,借方反映已开出工程结算单金额,贷方反映建设实际拨付工程款。借方余额反映建设单位拖欠款,贷方余额反映多拨付进度款。
    
    3.正确地运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施工企业应根据实施建造合同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准确、及时地登记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已办理结算的工程价款和实际已收取的工程价款,并根据有关规定计量和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为此,需设置一系列会计科目进行财务处理。进行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工程施工”、“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合同预计损失”、“预计损失准备”科目等。总之,《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体现了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给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合同的管理、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准确掌握《办法》准则的实质,做好建造合同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核算水平,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的需要。
    
    4.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核算工作带来一次革命,我们要在工程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统计并输入每天投入的人、机、料及每天的完成工程量。只要完成了原始数据的基础输入工作,那么所有的计算、储存及数据的传递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参考文献:
    [1]郝建国.许群,黄毅勤.施工企业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王玉红.施工企业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闻惠新.市场调查与分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