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殡葬活动的影响
道教对殡葬活动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了解道教的一些基本内涵及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我国南方地区,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形式和主要内容。同时分析了道教对殡葬活动的一些具体的影响,从而说明在殡葬活动中应倡导规范、可行的道教活动形式。
【关键词】:道教殡葬活动 影响 传统文化
引言: 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道教仪式对于民俗的影响颇大,如劈木镇宅、度亡超荐、消灾祈福、斋醮法会等。尤其在丧葬祭祀方面的影响远超过其 他宗教的影响。再者本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其有一个感性的接触和认识,因此本文试从理论的角度来谈一下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影响及在殡葬活动中倡导道教丧礼 的现实意义。
一 认识道教及殡葬活动中的道教仪式
(一) 道教内涵与教义的诠释
道 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追溯其源,道教是在汉代及以后特定历史条件下不断吸取佛教的宗教形式,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母体孕育和成熟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国民众特色的宗教。综合进巫术文化、鬼神信仰、民俗传统,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和理论之柱,包括道、阴 阳、神仙诸家学说的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在度世救人、长生成仙的基础上进而追求体道合真的宗教体系。
道 教是一种以人为贵,追求实现生命自身价值的宗教,其终极理想就是要扩张人的本真之性而得度成仙。道教以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作为其宗教信仰的核心,集中体现 了中华民族追求寿老的民族心理意识。道教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生;以安然处顺的态度对待死。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人虽有死、但道 是无生死的,死终归于道。只有从“道”的高度来反观人的生死问题才能超越生死;人们只要了解了“道”就会与道同存、获得永生。道教也正是由于在生死问题所 表现出特有的智慧,在中国的文化中独树一帜。然而道教关于人死获得永生后所处什么世界的想法有别于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认为天界是诸仙居住之地或功高德望 之士修炼得道之处;而一般的凡夫俗子丧命以后,多是魂魄离散,成为无所依靠的孤魂而沉沦冥界,必须借由道教斋法、仰仗仙圣的力量才能升转天界。因此道教在 这些思想理论基础上,就专门设立了一套称为“阴间法”的道教仪式。
道教在中国 的传统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并且与道家思想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道家与道教的形成有先后,二者皆以“道”作为理论基础,道家是道教的哲学支柱,道教是道家的 宗教形式。道家重在社会教化,道教则重在尊天敬祖的宗教信仰。这导致道教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的多神崇拜主要体现在敬天地、拜神明和祭祀祖宗。这三 者是道教的特征,是其他宗教所未有的。我们不难看出道教仪式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道家思想、民俗礼仪和宗教礼仪相混而不可分离的基础上,说明道教仪式既有民 俗性又有宗教性还有传统性,更进一步来说道教仪式在殡葬活动中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二) 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形式及内容
作为殡葬活动的产生,也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人类对死亡的态度、情绪都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从而慢慢地朦胧产生了丧葬观念,然而经过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殡葬这个词在人类心目中的含义也随之丰富,人们的心理也越来越多样。
例如本人曾于2005年 的暑假针对“人去世后,为何须请和尚道士做五七或周年”的心理进行了访问。我询问过业内人士(如道士、殡仪馆工作人员)、工人、教师等。其中大多数的回答 是“首先是报恩,其次就是社会舆论大,人家这么做,就也要这么做。你不做,别人就会议论你。”由此我认为害怕社会舆论的心理已经成为殡葬活动得以开展的充 分不必要条件。
正由于人们这些复杂的心理矛盾,人们就约定成俗的制定了一些礼 节和形式,通过这些礼节使往生者顺利到达另一个世界。人们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仪式有所差别。其中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对殡葬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 的发展,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仪式也日臻完善。几千年过去了,道教对丧葬的影响仍是很大,在殡葬过程中仍占着一席地位。
由 于我国地域辽阔,风俗不同,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仪式也是形式多样,因派别而不同,各有千秋。这里仅以江苏的苏锡常地区为例来介绍一下正一派的道教(指火居 道士)在殡葬活动中的仪式规范。然后对道教在殡葬活动中的仪式能窥其一斑。在此地区主要有祭祀守墓后土之神,赶煞(俗称洒净)、接煞、度亡超荐等仪式形 式。这些都是在人们的心理和道教思想的基础上产生,逐步完善并最终定型。
1、祭祀守墓后土之神 上 文已说过道教是敬天地的,土神在道教有着很大影响,道教在阳间法事中有劈木镇宅、奠谢龙神以求得消灾延寿,在殡葬活动中道教就有“安龙奠土”这一折,就是 祭祀守墓后土之神祭,破土之前摆上祭品开始祭祀,通常由道士主持。这些都是为了让丧家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早在一千二百余年前制定的《大唐开元礼》中即对 后土的守墓作用作了介绍,人们在造墓、下墓、迁葬时都要向她祈祷,并请求保佑,确保工程顺利并能造好墓地。
2、赶煞(俗称洒净) 丧 户对自己的亲人的去世同样存在恐惧心理。一是往生者难看,面目狰狞;二是害怕往生者的鬼魂。认为往生者以后会找自己的麻烦,若是对往生者在其生前多有冒 犯、不敬者,这种心理更加强烈明显。丧户的这种心理也将会直接影响治丧活动。第二中国人对于“死”是非常忌讳的,总觉得很晦气。尤其在某些道教思想的影响 下,认为人的丧命是由于魂魄的离散。人去世以后就阴森森的,煞气腾腾。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人们总会想运用一定 的方法来处理。
基于此些心理,出殡以后道士就在丧户的家中供上神位、三荤三素 三样水果,身穿道衫,右手摇法铃,左手端净水一盅,口诵《净心神咒》,然后绕屋的每个房间、厅室而行。赶走鬼煞,以免家人受害,帮助人们消除恐惧心理和晦 气心理。(在此时有的人家还会招灵设台至五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招灵也慢慢地在民间消失了)
3、度亡超荐 当自己家的亲人去世以后,往生者的晚辈总觉得亏欠啥似的,认为长辈终生为子女操劳,却没享到清福。因此子女在长辈往生以后,为了缅怀报谢长辈先人的养育之恩和建家之功,总会采取一系列的仪式,寄情于其中,产生了报恩和归宿的心理。
子女一般会请道士演慈悲之秒典、诵拔度之玄文、作超荐之科范、吐解罪之真诠,求赦往生者生前的罪恶以使其顺利往生天界。此为最重要的一场仪式,一般在死后第29天即五七第一天(各地稍有不同),诵经(须诵《度人经》、《十方救苦经》、《五斗金章受生经》,女亡人还须加诵《血湖经》),礼拜《太上慈悲灭罪水忏》、斋十殿阎王、拜表、开方破狱、回亡魂、美满送圣、天真返驾等折。
开 方破狱就是开五方,请出五方五灵童子,超升沉沦冥界的孤魂。据《灵宝济度全书》称:这五方五灵童子能升天入地,出幽入冥,引导各方幽魂出离幽冥。破开东方 风雷地狱、南方火医地狱、西方金刚地狱、北方冥冷地狱、中央冽冷地狱,走过奈何桥,使往生者顺利到达另一个世界。这里是道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众 所周知,道教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宗教。像道教中还有诸多小神将。如四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值。道教将他们编为功曹使者,凡是人间“上达天庭”的表文,焚 烧后由他们呈送。如《红楼梦》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僧道念经作法的斋坛上有榜文书写着“……恭请诸功曹等神,圣恩普赐,神威远镇”等语。所以道教利用各 种形式使仪式完善进而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
二 道教对殡葬活动的影响
这 一系列的道教仪式,表面看来是超度亡魂,使其离地狱苦,得净土乐。但是实质上则是表示晚辈报谢、缅怀长辈的养育之恩;有利于同源家族的凝聚;宣扬善念,养 成报本人格;有利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综上所述:在殡葬活动中倡导规范、统一、可行的道教仪式对殡葬业的影响和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
首先从积极影响的方面来说一下,以便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1、有利于增强同源家族的凝聚力 在 如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很多人都是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亲朋好友也是难得一聚。然而等到家中一旦有人过世,就会赶回来。此时道教仪式中会有诸如“省 过莫若省今,为此一心生芋果;惜时宜当惜食,须知只字值千金”的楹联,当大家依次去灵前祭拜时看到后就会受到启发。此时子孙后辈们就会觉得水有源头树有 根,要永远记得这一点,“省过莫若省今”则说明要勇于面对现实,先人创业的不易,应站在先人的基础上共同把家道发扬光大,以慰先人在天之灵。凝聚力在此时 就会随之大大增强,并对后代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2、有利于衍生殡仪服务项目 随 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对精神文明需求越来越突出,包括丧葬的需求。尤其对守灵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然而殡仪馆开发守 灵以后,如果没有适当的仪式,人们就会在守灵过程中觉得无所事事。道教就能解决此类问题。本人在湖北省公安县殡葬管理所实习的时候,由于当地是城区统一集 中在殡仪馆守灵办丧,就见到有相关道教仪式的存在。后来在我与该所领导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问及道教在贵馆为何允许进行时。领导也对我说了一些原因。后来我 分析得出:首先可以丰富殡仪服务项目,解决丧户在守灵过程中的寂寞空虚之感,如果运用别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了殡仪馆的成本投入,人家还不一定会喜 欢;其次可以满足丧户的传统心理需求;再者殡仪馆可适当地增加经济效益,因为道士在殡仪馆每做一场仪式,须向该馆交纳一定的费用。如此看来道教确实能丰富 殡仪的服务项目并且也有相当数量的单位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3、有利于提升殡葬活动的文化含量及艺术内涵 道 教仪式在殡葬活动的举行过程中会涉及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及艺术,这些也给殡葬活动增色不少,如道教楹联、书法、音乐、剪纸等。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及 艺术,让书法、楹联、剪纸给人们有一个感官的认知。比如:“地涌金莲,三界群真临法会;天垂宝盖,十方列圣下瑶台”这幅楹联就营造了洞天福地的神仙文化氛 围,令人们心旷神怡。可见,道教楹联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寄托,而且容易引起人们对仙界美妙境界的向往。再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就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尤其是音乐对道教仪式更为重要,音乐在道教活动中会呈现戏曲化、地方化、民俗化。正一派道教的音乐主要以工尺谱为主,教内称之为“曹谱”。[江苏苏 州 玄 妙 观 道 士 曹 希 圣 将 吾 定 庵 所 收 集 整 理 的 道 乐 乐 谱 汇 编 成 的 《 均 天 妙 乐 》 ( 分 上、中、下 三 册 ) 、 《 古 韵 成 规 》、《 霓 裳 雅 韵 》 三 部 乐 谱 ] 诵经宣科、笛琴和奏,给人以仙境缥缈的感觉。清初叶梦殊对道教仪式已具有戏剧化的特点进行了真实的描述,他在《阅世篇 · 释道》中写道:“余所见斋醮道场,不无庄严色相,至于诵经宣号,虽疾徐抑扬,似有声律,然而鼓吹法曲,更唱迭和,独多率真……至赞颂宣扬引商刻羽……”道教音乐一改平常哀乐的那种压抑、深沉之感,减少了丧户及亲朋好友的悲痛恐惧心理;也提升了殡葬活动的文化艺术内涵。
4、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道教活动形式一旦在殡葬活动中倡导开来,实际上也为一部分人创造了就业的机会。自从1997年 政策的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实行了双向选择,又加上高校扩招给社会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像我在交往过程中认识的一个人,由于他所在单位因某些原因,他辞 职了。后来他发现道教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地位,他就改行从道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再就业的机会。对于某些待业人员来说也有借鉴之处。所以说道教活动在殡葬中的 倡导不但对殡葬业有利,对整个社会同样有利,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二,道教可以对人们有一种教育的作用,特别是斋十殿阎王这一折,与社会现实结 合得很紧密,生前作恶者往生以后会到相应的地狱受罪,揭露了恶有恶报的结果。以当时围观者及信仰者的虔诚心情和宣科时香烟缭绕的情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 染作用,此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最终告示人们生前要多行善、少作恶,目的是提倡和善的社会风气,共同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事物都是发展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作为道教在一定条件下也对殡葬活动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毕业论文http://www.751com.cn/ 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
1、创造了大办丧事的有力依据 当 今多数人认为请道士做五七、周年等是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有些人就以此为由,请人大做特做,以此来作为对往生者的孝道之情。因此再加上各种思想的综合,使 一些道教仪式在我看来已经变调了,也难怪社会上一些人将道教说成是迷信。因为迷信往往产生于对传统文化肤浅的认识或是错误的理解。所以为了让社会对道教仪 式有一个全新的看法,政府及相关单位应有一定的舆论导向,应该在殡葬活动过程中提倡规范、统一的道教仪式。
2、促成了目前丧礼的盲点:宗教的混杂 由 于我国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对传统文化的忽视,致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传统文化又开始重视。人们对宗教开始关注起来,然而却是 驳杂的,这些都导致了目前丧礼的混杂,也导致道教从业人员的混乱。举个例子:今年正月,我的一位朋友去世以后,由于他生前信佛,家人就请了五个和尚为其超 荐。和尚诵的经文不但有《大悲咒》、《金刚经》、《地藏本愿经》等,居然还有《玉皇经》。《玉皇经》全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是道家的经典,况且还是阳醮 法事用的一部经典,他们居然在这种场合用上了,真是荒唐。如此例子举不胜举,虽说在我国道教的形成曾受佛教影响,但是还是有区别的。目前更有甚者认为在市 面上路边所看到的吹吹打打的丧仪就是道教丧仪,其实是不对的。也有人打着道教的旗子出去承办丧事。因此为了更好发挥宗教的作用,为了宗教的神圣,在殡葬过 程中提倡规范可行的道教仪式是十分必要的了。
结语: 传统是民族和社会的保守力量,它凝聚在千百万年的历史之中,一个民族是无法摆脱自己与生俱来的传统。道教就是其中之一,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之一。我们与其说道教是封建迷信,还不如说它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者,道教在殡葬活动中能长久保存并传承下来,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希望道教和中国的 殡葬两者能够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终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簇奇葩,为中国的殡葬文化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夫子 著 《殡葬文化学》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年版
2、李叔还 编纂 《道教大辞典》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年10月版第63页
3、韦政通 著 《中国文化概论》 长沙·岳麓书社 2003年10月版第83—87页
4、罗传芳 编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 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1年版第83、244页
5、卿希泰 《道教文化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国宗教网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