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第6页
从表5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规范级配范围内的级配,由于级配曲线的走向不同,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很大,因此,控制级配曲线的走向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车辙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5种矿料级配车辙试验结果
级配类型 A B C D E
动稳定度/(次/mm) 689 997 1459 618 1689
车辙深度/mm 11.25 5.33 3.02 13.24 3.44
相对变形/% 22.5 10.66 6.04 26.48 6.88
用动稳定度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越大高温性能越好。图2和图
3表示5种矿料级配的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
从表6和图2、图3可以看出:
1) 从动稳定度来看,C级配和E级配均能满足规范对高等级公路大于1000次/mm的要求,5条级配曲线的动稳定度排序为E>C>B>A>D。
2)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其内部的级配组成有关,并非粗集料的含量越大,混合了的高温稳定性越好,比如A级配的粗料含量大于C级配,而动稳定度却比C级配小的多。
3) A级配、C级配和D级配的4.75mm筛孔通过率均小于45%,属于粗级配,B级配和E级配的4.75mm筛孔通过率句均大于45%,属于细级配。试验结果表明,细级配的高温稳定性不一定低于粗级配,过细级配(B级配)高温性能会降低。
4) D级配的动稳定性较小可能是石料颗粒之间发生干涉所至,中间粒径颗粒过多,粗集料没有形成挤嵌结构,说明S级配可能存在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
5) 从车辙深度来分析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动稳定度并非完全一致,说明动稳定度不一定是衡量高温稳定性能的最佳指标。
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来验证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结果如表7所视。
表7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级配类型 MS/KN 浸水后的MS 残留稳定度
A 8.24 7.26 88.15
B 13.96 13.25 94.94
C 11.13 10.54 94.71
D 8.99 8.11 90.19
E 13.84 13.06 94.38
用残留稳定度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残留稳定度越大,水稳定性越好。图4为5种级配的残留稳定度。
从试验结果来看,5种级配的残留稳定度均满足规范对高速公路大于80%的要求,其中B级配、C级配和E级配残留稳定度相对较大,并且相差较小,而A级配和D级配相对较小。
1) 型级配如果中间粒径过多(表现为S型级配曲线陡峭)可能会引起干涉,从而降低颗粒间的挤嵌力,导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下降,故级配曲线应呈平坦的S型。
2)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车辙深度并不完全一致,说明动稳定度并非是最佳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只可作为常规的参考指标。
3) 认为粗集料含量越多高温性能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试验证明细级配的高温稳定性能不一定低于粗级配,过细级配高温性会下降。
4) 综合考虑5种级配的动稳定度、车辙深度以及残留稳定度,最终确定混合料最佳级配类型为C型级配,以此作为京秦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参考级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