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信道的性能分析

GSM移动通信系统无线信道的性能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3
1.1移动通信概述 3
1.2GSM系统组成 5
1.32G与3G的主要区别 5
第二章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6
2.1信道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7
2.2业务信道 7
2.3控制信道 7
2.3.1 广播信道 7
2.3.2 公共控制信道 8
2.3. 3 专用控制信道 8
2.4 无线信道主要性能 8
第三章  数据源传输过程 9
3.1 数据源传输过程概述 9
3.2语音编码 9
3.3信道编码 10
3.3 .1全速率TCH信道编码 10
3.3.2 逻辑信道信道编码 10
3.3.3 SCH信道编码 10
3.3.4 RACH信道编码 10
3.4 交织技术 11
3.5 突发脉冲的形成 11
 3.6 调制和解调 11
第四章   无线传播基础理论 12
4.1 无线电波的产生和麦克斯韦方程的简单描述 12
4.2 无线信道的基本特性 18
4.3.无线电波的极化概念 18
4.4.分集技术 19
第五章   跳频技术 19
5.1跳频技术概述 19
5.2基带跳频原理 20
5.3射频跳频原理 21
5.4基带跳频与射频跳频比较 22
第六章   后记 23
摘要:GSM无线信道涉及信道编码、二次交织技术、时序调整和GSM调制技术等。  
在实际应用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这是由于持续时间较长的衰落谷点会影响到几个连续的比特,而信道编码仅在检测和校正单个差错和不太长的差错串时才最有效。为了纠正这些成串发生的比特差错及一些突发错误,GSM运用交织技术来分散这些误差。GSM无线信道是针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并结合话音通信的特点来设计信道控制方法的,如话音不连续发射就是根据特点来考虑信道的,分集接收是提高信号接收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移动通信;GSM;信道
第一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1 GSM系统历史背景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蜂窝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等单位提了出来,但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实现移动台的控制直到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以及表面贴装工艺的广泛应用,论文网www.lwfree.com才为蜂窝移动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直到1979年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第一个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模拟蜂窝系统,而北欧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开通了NMT(Nordic 移动电话)系统,接着欧洲先后在英国开通TACS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并增大系统容量,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了越区转接和漫游功能,扩大了客户的服务范围,但上述模拟系统有四大缺点:
1.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
2.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
3.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
4.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史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当时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 Group  Special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
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
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一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同年,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标准的发展。
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书经分组而成为一套12系列。
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1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同年,移动特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18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DCSI800系统。该系统与    GSM900具有同样的基本功能特性,因而该规范只占GSM建1199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