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CDMA边界硬切换 第2页

优化CDMA边界硬切换 第2页
图3  不同BRPRTDT值触发门限图
在图3中,掉话前参数设置在门限1,即PN=396小区的硬切换触发时延值定义为93,当手机测量到信号时延为1.5公里时,手机就触发硬切换,这时PN=228还没有真正覆盖,不能进行软切换,同时也没有相应的硬切换小区来切换而掉话。这导致周围一些村庄存在较多的掉话投诉,在边界基站位置图中的旧宅村、里凹村等等都在掉话范围内,与PN=396基站有一定距离。主要现象为手机有信号,但一接通就掉话,这主要是当前小区(PN=396)满足BRPRTDT门限值后触发硬切换而引起的,所以,触发门限值不能太低。修改到门限值2时(2.8公里),这时由于PN=228的信号已经有覆盖,由于该扇区没有定义为Border小区,不会触发硬切换,而且已经满足触发软切换条件,就不会掉话。同时,定义BRPRTDT的大小要看PN=228的覆盖情况,若覆盖较小,应设置稍大些。但也要考虑与台州一边的硬切换情况,这个参数值不能太大,若太大会引起较迟硬切换而导致掉话。掉话2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要经过多次测试分析,兼顾两边的基站覆盖情况来决定BRPRTDT门限值的大小。
在台州方向,由于对方基站信号较强,参数BRPRTDT值要求是越小越好;而在内侧反方向,要求BRPRTDT值越大越好,最好不要触发硬切换。这两者是矛盾的。在本次测试中,在较小的BRPRTDT值下还是存在边界掉话,说明在这种硬切换触发方式下,要彻底解决这种无线环境下的硬切换是较为困难的。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对RTD触发硬切换方式作了修改,改成Pilot Beacon方式,详细在1.2中分析。
1.1.2  边界无线环境存在明显分界线,边界信号容易控制。
在边界信号较容易控制,分界线比较明显的情况下,用RTD触发方式来执行还是有效果的。绍兴与金华边界就是其中一例。绍兴边界基站为SX245_2(诸几汤江,PN=204),金华边界基站为JH99_1(浦江郑家坞第一扇区,PN=24)以及JH337_3(浦江郑家坞火车站北第三扇区,PN=348)。双方硬切换方式与上面讲到的一样,绍兴侧为RTD,而金华侧为Pilot Beacon。双方基站距离在3公里左右,由于金华方面基站全为定向基站,在覆盖控制方面较容易实现,这样有利于控制边界硬切换点,有利于我们定义BRPRTDT的门限值。在边界测试中,我们对SX245_2该站的不同BRPRTDT门限值进行了优化处理,如下表:
表3  各BRPRTDT值测试汇总
BRPRTDT值 切换点与基站距离 切换是否成功 内侧是否存在掉话
150 约2.3公里 否 否
130 约2.0公里 否 否
110 约1.7公里 是 否
  图4  BRPRTDT分别为150、130时的测试图
图5  BRPRTDT为110时以及内侧测试图:
经过三次对SX245_2不同的BRPRTDT值进行测试,在BRPRTDT值为110(即1.7公里左右),成功一次。前面的两次(BRPRTDT分别等于130、150)都失败。同时在诸几汤江内侧与诸几安华基站之间的切换也出现正常情况。这次内侧测试切换成功是在内侧参与软切换扇区(PN=468)已经调整了天线俯仰角,使该扇区覆盖得以加强,从而使得尽早触发软切换而获得的。但BRPRTDT等于110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硬切换门限值,刚好处于临界状态,要更好地控制边界硬切换,更小一点的BRPRTDT值可能会更好些。为了更好地优化该门限值,我们采取了内侧增加信号覆盖的措施,在内侧PN=204与PN=468之间新增加PN=285的基站,使内侧软切换先于硬切换,不会存在内侧掉话现象,但对于PN=285基站的信号同样需要控制,不能让该站信号越过边界基站,参与硬切换。PN=285基站目前已经投入使用,这样,可以使边界上BRPRTDT门限值的优化力度可以更大些。
在这种双方基站存在一定距离,且边界基站容易控制的情况下,使用RTD方式触发硬切换可能实现起来较为容易些,只要合理控制两者边界基站的覆盖范围,硬切换成功率较高,而且边界的兵乓切换也容易控制。
1.2  Pilot Bacon触发方式
Pilot Beacon触发方式也就是使用伪导频触发方式,这种触发方式是基于EC/IO质量的一种切换,只要目标小区EC/IO值大于当前小区定义的T_ADD值,当前小区就会发送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 Message给上一级管理单元SBS(MTX)。当然要触发这种硬切换,目标小区必须定义为Beacon类型,在本地BSC单元Pilot Database表中定义,同时还要定义相关的BeaconTargetList小区信息,在本地BSC单元Beacon表格中定义,为硬切换提供目标小区信息。这种触发方式的优点如下:
 无需添加另外硬件配套设备。
 可以支持多导频切换。
不利的地方就是容易产生乒乓切换,而且要受业务负荷的限制。在北电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触发机制,但在特殊边界的无线情况下,使用这种方式比RTD触发来得容易。下面就以前面讲到的绍兴与台州边界优化为例子讲述这种触发方式的情况。
1.2.1  边界无线环境没有明显分界线,信号不易控制
上面已经讲到这种无线环境不易用RTD触发方式来实现,主要是边界参数BRPRTDT门限值较难选择,双方基站站址较近,无论怎么定义都不能保证内侧外侧不掉话,改变触发方式为Pilot Beacon基本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北电设备中,采用Pilot Beacon触发方式时,基本都有对方一个Logical小区的保护,使硬切换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与其他设备发生硬切换时,是采用直接通过MTX间电路连接,本交换机不可能定义一个目标小区为本交换机的Logical小区,正是因为没有了这个Logical小区的保护,直接与Beacon小区发生硬切换,使硬切换存在一定的风险。
根据边界无线环境,主要问题是绍兴往台州作切换时存在问题,在PN=396往PN=48方向作切换时,根据这种切换机制,只要Beacon小区信号(PN=48)大于当前小区定义的T_ADD值时就触发硬切换,无论当前小区信号强度如何!若双方信号控制的不够合理,极容易产生乒乓切换,使硬切换可靠性降低。要提高硬切换成功率,至少需要修改其中一方基站站型,改全向为定向(本次硬切换配合中,台州方面作了全向改定向工作),因为定向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