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功耗单片机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流程图) 第9页

基于低功耗单片机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流程图) 第9页
图3-5 数据刷新子程序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在本次智能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中,低成本、模块化和可控性是主线。
    1. 在模块化设计方面,按每个要求的功能.从单片机、显示器、传感器等都尽量选择市场上通用性最好的产品,特别是选用了DS18B20传感器,他集温度传感与A/D转换于一身,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使整个电路变得简洁;硬件电路设计方面,也预留了管脚空间,为以后的功能扩展做好准备。软件设计融入模块化、通用化思想,核心的方法就是每个功能子程序化,主程序只是对各个功能的标志位进行判断,依照标志位来决定程序的走向,不用的模块进入休息状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2. 降低成本的措施方面.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成本元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3.从可控性上了看,本设计设置了四个按键,它们分别负责系统的复位和参数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控制器的参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本控制器的适用范围,如在使用的过程中系统出现不正常的状态,用户可以按复位键,使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现场运行表明, 该系统具有速度快、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能够适应工业现场等较复杂恶劣的环境。

二、展望
   片机系统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工业自动化数据通信、电信、仪器仪表、卫生、保健等等,它不但具有一般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还诅可靠性、功耗、实时性、结构和体积等方面性能卓越。它不但应具有过程控制功能,温度控制器是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它根据用户所需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值来控制加热器,从而达到改变用户所需温度的目的。实现以上目的的方法理论上有很多,但目前业界主要有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及智能电子式两大系列。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温度控制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控制器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数量日渐上升。

致谢
在设计过程中,陈X老师(讲师)对本设计的理论运用、报告撰写给予很多宝贵的意见,在设计的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大量的与本设计有关的资料,在这里我向陈老师表示感谢。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还得到其他老师和一些同学的帮助,正是有了这些帮助我得以顺利完成本次设计。在此,我再一次感谢所有帮助,关心和支持我们本次设计的老师和同学们。
参考文献
[1] 羌海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3): 11-13
[2] 李晓荃.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 陶冶,袁永超,罗平.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7,(10): 9-10
[4] 花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智能温度监控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7):25-30
[5] 张为。论单片机在温度控制方面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7):
21-22
[6] 江国强.现代数字逻辑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7] 常江,郭士清,陈光军,张连军.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温度控制器的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7,(04):17-19
[8] 李建新.计算机控制器与执行器的实用接口电路[J].广西轻工业,2007,(04).
[9]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五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
[10] 吕长飞,吴小玉,唐娟,王文娣.基于AT89C52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20): 22-26
[11]陈兴梧,等.数字式温度计DS18B20的特性及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3):14-15
[12]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13] 张  鑫.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4] 沈红卫.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与分析[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15] 张洪润.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6] Richard c.Dorf.modern conctrol systerm[M].BEIJING:Science Publishing House,2003.
[17] Donald A. Neamen.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Verlag.200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