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翻译+CAD图) 第14页

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翻译+CAD图) 第14页
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由下式确定:    (5.1)
式中  --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
      --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 。
其中 。      --管路损失。取 。则 。
    (2)液压泵的流量
液压泵的流量 :      (5.2)
式中  --液压泵的流量, ;
      --系统泄漏系数,取 ;
      --同时动作液压缸最大总流量, 。
其中:    液压缸最大流量为36.2 。
    回转机构液压马达排量为3.140 ,转速为10--100 。
    起重机构液压马达排量为10 ,转速为1--25 。
因为系统中有溢流阀等,取溢流量等总和3 。
代入式(5.1)得:      即:      。
    选型:CBG 2080/2063
    型号为CBG 2080/2063的液压泵外形尺寸如下所示[16]: (5.2.1)
5.3 油箱的选择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7]。
查《机械设计手册4》表23.9-1 油箱容量[4]:
                表23.9-1 油箱容量JB/T7938—1999(L)
4 6.3 10 25 40 63 100 16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3150 4000 5000 6300  
(表十一)
    油箱容量与系统的流量有关,一般容量可取最大流量的3—5倍。
取油箱容量为800L。
第6章 支腿液压回路简介
轮式起重机在起重作业时要由支腿支撑整机,汽车(轮胎)起重机大多采用H形支腿,铁路起重机受车辆限界的限制,多采用水平转动式支腿。这两种形式中每个支腿都有一个水平液压缸。支腿撑地应坚固可靠,不得回缩;行驶时,支腿收回,且不随路面颠簸而伸出或下落;支腿油路必须具有良好的闭锁能力,操纵方便,能调整起重机底架,保持水平。
中小型轮式起重机多采用转阀或手动换向阀的支腿液压回路,配以双向液压锁(一对液压单向阀)构成具有调平起重机底架和锁住支腿功能的支腿液压回路。用电磁换向阀取代转阀或手动换向阀,由电控系统也能实现单个或多个支腿同时动作,这在大中型轮式起重机上常有应用,其操纵较方便、灵活,但增加了维护、修理的难度和成本。
蛙式支腿的每个支腿只有一个液压缸。这种支腿形式的液压回路与具有调平起重机底架和锁住支腿功能的支腿液压回路相同,所不同的是仅有四个液压缸及其操纵元件,因此,较为简单。
目前,支腿液压回路大多采用手动,其构成简单,一般可以满足起重作业的要求,但它调平起重机底架的效率低,精度不高,这与操纵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支腿自动调平系统能保证起重机底架有较高调平精度,应用较多的有光电自动调平支腿系统等[4]。
总      结
转眼间,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设计就已接近尾声,虽然短暂,但却为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一个的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为我的四年大学生活画上的一个完美的句号。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但使我巩固和重温了大学四年来我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让我从中吸取了很多新的知识,尤其是增进了我对液压这一领域的了解和认识。毕业设计是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合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专业综合素质的一个考核。我的设计题目是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设计,由于液压系统设计比较烦琐,且设计又比较灵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都一一迎刃而解。充分发挥了我们设计小组的团队精神。
在设计过程中,起重机构与高空作业机构结合在一起,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高空作业机构的下臂作为起重机构的基本臂,两机构的动作又相互独立。在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动作由不同的执行元件来控制。同时又在系统中加入安全控制部分,例如安全阀的加入,当回路中压力过大时可使油液溢流,使整个系统中压力维持恒定。手动换向阀的加入,在系统油路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按动手柄切断油路,使机构停止动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这次的毕业设计也很好地锻炼了我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独立进行项目设计的全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碰到的难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书本上推荐的理论数据与工厂里实际应用不符合,这时候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实际的应用性进行合理的选择,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对整个设计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导致失败,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