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的车库设计(CAD图纸+英文参考文献) 第22页

自动化立体停车设备的车库设计(CAD图纸+英文参考文献) 第22页
(3)先主后次原则
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装配基面应先加工,从而能及早发现毛坯中主要表面可能出现的缺陷。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放在主要表面加工到一定程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进行。
(4)先面后孔原则
对箱体、支架类零件,平面轮廓尺寸较大,一般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和其他尺寸,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特别是钻孔,孔的轴线不易偏斜。
(5)先近后远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对于车削而言,先近后远还有利于保持坯件或半成品的刚性,改善其切削条件。
6.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所谓对刀就是确定工件在机床的位置,也即是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相互位置关系。对刀过程一般是从各坐标方向分别进行,它可理解为通过找正刀具与一个在工件坐标系中有确定位置的点(即对刀点)来实现。选择对刀点的原则是:便于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相互位置;在机床上容易找正,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选在工件上,也可选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但必须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当于与工件坐标系)有已知的准确尺寸关系,这样才能确定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关系。当对刀精度要求较高时,对刀点应尽量选择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如以孔定位的工件,可选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则以此孔来找正,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工厂常用的找正方法是将千分表装在机床主轴上,然后转动机床主轴,以使“刀位点”与对刀点一致。一致性越好,对刀精度越高。
对刀时直接或间接地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用以确定刀具位置的基准点,对于平头立铣刀、面铣刀类刀具,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底端面的交点;对球头铣刀,刀位点为球心;对于车刀、镗刀类刀具,刀位点为刀尖;钻头则取为钻尖等。
对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在编程时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指刀架转位换刀时的位置。该点可以是某一固定点 (如加工中心上换刀机械手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任意的一点(如数控车床)。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刀架转位时不碰工件及其他部位为准。
7.刀具走刀路线的确定
走刀路线是指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运动轨迹。设计好走刀路线是编制合理加工程序的条件之一。确定走刀路线的原则是:
(1)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当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刀具切入工件时,应避免沿零件外廓的法向切入,而应沿外廓曲线延长线的切向切入,以避免在切入处产生刀具的刻痕而影响表面质量,保证零件外廓曲线平滑 过渡。同理,在切离工件时,也应避免在工件的轮廓处直接退刀,而应该沿零件轮廓延长线的切线逐渐切离工件。铣削封闭的内轮廓表面时,若内轮廓曲线允许外延,则应沿切线方向切入、切出。若内轮廓曲线不允许外延,刀具只能沿内轮廓曲线的法向切入、切出,此时刀具的切入、切出点应尽量选在内轮廓曲线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灵活应用以上原则选择合适的走刀路线。下面以数控车床车削圆弧为例作简要分析。
数控车床上加工圆弧时,一般需要多次走刀,先粗车将大部分余量切除,最后精车成形。如图2-19所示在车圆弧时,先粗车成阶梯形,最后一次走刀精车出圆弧,该方法在确定了每刀背吃刀量ap后,须精确计算出每次走刀的Z向终点坐标,即求出圆弧与直线的交点。因此,数值计算较繁,但刀具切削加工路线短。图2-20(a)所示是先按不同的半径的同心圆来车削,最后将所需圆弧加工出来,该方法在确定了每刀背吃刀量ap后,对于90°圆弧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很容易确定,数值计算简单,编程方便,一般在圆弧R较小时常采用。而按图2-20(b)所示加工时,空行程时间较长。
8.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选择
在数控加工时,无论数控机床本身具有多高的精度,如果工件因装夹不合理而产生变形或歪斜,就会因此降低零件加工精度。要正确装夹工件,必须合理地选用数控夹具,才能保证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
(1)工件装夹的基本原则
数控加工时,工件装夹的基本原则与普通机床相同,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案。在确定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力求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和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
②尽量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和辅助时间,即尽可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③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