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定位三维重建模型 第5页

数码相机定位三维重建模型 第5页
由此可得出特征点 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25)
2. 考虑一般情况,对相机位置不做要求
2.1. .如下图所示:
设左相机 位于世界坐标系的原点处且无旋转,图像坐标系为 有效焦距为 ;右相机坐标系为 ,图像坐标系为 ,有效焦距 ,由相机透视变换模型有
 ,                        (26)
而 坐标系与 ,坐标系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可通过空间转换矩阵 表示为:     
分别为 坐标系与 ,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和原点之间的平移变换矢量.有上述表达式(26)~(28)可知,对 坐标系中的空间点,两相机像平面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9)
于是,空间三维坐标可以表示为                 
2.2方法稳定性的讨论
    对于转换矩阵 来说, 都是有限值,根据数值分析原理,所以方法是稳定的。
2.3 有上面的模型可以得到:
 
 令 ,因 ,选择 ,则有 .上式中含有11个未知数
 ,  ,  ~  的非线性方程,用函数 来表示,其中 ,另外 ~  构成的旋转矩阵 是正交的,具有六个正交约束条件.由此构成如下罚函数:,
其中 ~ 为罚因子,从而有所有观测点得到无约束最优目标函数为:
最后由Lvenberg-Marquardt 法[见附录二]求得x,并由
       (30)
求出带比例因子的 .
     对于 点的空间位置 ,对应的像平面坐标分别为 , .空间点 , 的距离 表示为
        (31)
因表达式(30)求得的 带有比例因子,即
则表达式(31)变为
        (32)
由表达式(32)可求得
 的符号由坐标系的取法决定.至此获得了两相机的所有内部参数。
设左右相机的外部参数分别为 、 与 、  则 、 表示左相机与世界坐标系的相对位置。 、 表示右相机与世界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对任意一点,如它在世界坐标系、左相机坐标系和右相机坐标系下的非齐次坐标分别为:                          
消去 得到 。两个相机的几何关系 、 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 ,T=
以上分别得到的相机内、外参数就能确定其相对位置。
六.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本文依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因素和相关图形,建立了数码相机的定位模型:空间分割模型和双目立体视觉模型.总的说来,模型的定位结果还是比较好的,与目前常用数码相机摄制物体的位置相接近.
进行空间分割模型时,我们用了仿射变换,其基本依据是仿射不变量(即图像经过任何仿射变换后都不变的性质).但缺点是从图形中测量出的数据存在误差,我们经过大量计算,减少误差,但计算的次数较多,数据处理繁多,且对计算机的依赖较大。双目立体视觉模型中,我们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其基于视差原理,由两部相机的相对位置获取两幅数字图像,即可恢复出物体三维几何信息,重建三维空间的形状和位置。通过验证,我们认为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能够从数学上论证数码相机的定位理论。
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如果能从数学推导中得出三维重建模型的解析表达式,将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我们只进行了数据模拟。
   (2)对于双目定位模型中问题形态的分析,只使用了范数判别,没有做更多的讨论。
七.参考文献
[1] 张广军,机器视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 姚启均,光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3] 沙占祥,摄像镜头的性能与选择,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9月。
[4] 姜启源等,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5] 郑莉等,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6] 吕林根等,解析几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7] 梅向明等,高等几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8] 吕志伟等,利用CCD数码相机进行高精度定位的方法,测绘学院报,第22卷 第4期:243~245,2005年12月。
[9] 魏振忠、张广军 ,视觉检测中椭圆中心成畸变误差模型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29卷 第2期:589~593,2003年2月。
[10] Wallance A M.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ww.  lwfree .cn of comptuer vision since 1982 [A].IEEE Proceedings[C].1988.117~136.
[11] Longuet-Higgins H. 1981.Acomputer algorithm for reconstructing a sence from two projections.Nature,239:133~13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