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 第10页
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 第10页
孤独的时候,尽量不要一个人呆着,以免更加孤独,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建立比较长期的联系,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就医,为自己建立一个心理支柱。
如果有了强烈的自杀念头,可以采用以下的"急救"方式。写下自己有价值的方面,以及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告诉自己:其实我还有很多可取之处,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值得眷恋的人和事情。然后写下自己对生命绝望的深层原因,然后着手去解决,必要的时候请求别人的帮助。
1、无条件地接受子女。现在大多数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把自己的梦想和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则训斥或者冷遇对待,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多压力,其实在孩子成人之后,除了一些大方向上的把握,家长不应该再过多地干预孩子。
2、一旦孩子出现抑郁或者自杀的倾向,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因为家长不专业的劝说或者训斥,很有可能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雪上加霜。
【学长提点】
多磨炼,别钻进"死胡同"
复旦大学新闻系清岳(化名):我可以理解自杀者的感受,大学阶段的压力确实比中学多很多。父母对于学生过高的期望、就业的压力,在他人看来也许并非什么大事,可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每一件都是一种烦恼,而这种烦恼又是别人无法为你解决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会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孤独和迷茫,我想那些选择自杀的人可能就是承受不了这种难受的感觉。
我在进入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有一段处在烦恼的时期,不过后来发现大家都面临相同的处境,心情也就平静了许多。所以,我认为那些自杀的同学可能缺少和同学、父母的交流,一味地自己思考,结果钻入了死胡同。
华师大中文系研究生丁洁:我觉得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现在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遭遇挫折之后不能摆正位置思考,而是冲动地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没有想到要为自己的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只是逃避。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精英,但是现在他们却成为社会要保护的人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季爽:无论何种原因,轻易靠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脱的人,都是令人遗憾的。连生命都可以轻易放弃的人,以后有什么不能放弃呢?何况这种放弃的方式,是多么的卑微,多么的不负责任!当代年青的一代,真可谓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他们没有挨过冻、受过饿,前辈们的酸甜苦辣一概不知。或许家长和学校给孩子多些磨炼,对现在的大学生会有一些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对生活充满热爱,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与面容的修饰。
标志之二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标志之三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偏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中处理公务,还是在室外劳作,都能迅速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
大学,曾经的象牙塔,青春,梦想……而如今充斥着郁闷,颓废,绝望,甚至于生命结束。大学生自杀事件早已不新奇,可这些都直指情感问题,并且感情已经成为最大因素。
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几分灰色阴暗笼罩曾经的神圣之地。大学生自杀是生命的脆弱还是灵魂的轻薄?原因何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