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市场需求 第8页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市场需求 第8页
写作、文书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很重视的一种重要技能。他们认为,连一篇工作计划或报告都写不好的人,他是否能科学地工作就值得怀疑。有不少毕业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在工作中的写作应用能力有待于提高,他们在表达能力上有明显欠缺,往往是心里有话,却无法清楚、透彻地表达出清晰的思路、算法和逻辑过程。同样,毕业生普遍认为课程设置里面文科课程很少,在校期间也没能重视,深感应该加强应用性写作方面的训练。
针对大学期间是否应该设置热门的技术认证课程的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没有太大必要,觉得那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测试,虽然公司在招聘时会了解学生都参加过哪些相关的技术培训,但这只能说明他具有一定的培训基础和培训经历,企业不会仅仅“以证取人”,是要看看你拿到多少个证书,都是些什么证书,但主要的还是评估应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状况,看他有没有发展潜力。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或者具有管理能力),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是很实际的。但是,在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时候,则主要是看能否从事测试、编程、技术支持及其外围工作几方面来考察的。这就说明,从招聘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发展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认为,开设管理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多数毕业生也认为,应当对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部分管理和人文类课程。
我们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在学习内容上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都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1.计算机专业是我校今后招生培训的可持续保留专业,建议在训规模维持在千人之内;目前仍以专科教育层次为主,打好基础,积累经验,4至5年之后考虑提高培训层次。
2.尽量细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个专业学科要有清晰的培养方向,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当年招生专业。比如软件技术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可分为J2EE企业应用开发、。NET企业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三个方向来择定。
3.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理论基础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要新颖实用,起码做到每个学年度审慎更新一次,选本要尽量适合培训对象要求。适当时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自己组织力量编写。
4.要有规模和内容适合的软件、硬件课程项目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实作环境,更多地进行些动手实践活动。有条件的时候,模拟实际项目,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学院整体建设规划及早建设“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修室”、“软件技术工作室”;建设3-4个专业专用计算机上机室。
5.体现特色,发展个性,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在拟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考虑进来。开设课内、课外多种证书教育与教学,从教、学、管三方面入手,以让学生能学到真才实学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当增设有关人文课程作为指定选修课程,并加强对学生职业特征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6.采用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训练。可以多留一些课外作业;多开一些计算机类的讲座;拟建计算机专业资料室,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资料;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操作与考评,少灌输而多启发诱导。
7.按规划落实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数量上要做到逐步够用,5年内组建1个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和3个专业教研室;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实训、做项目的业务水平。在课程教学上,两年以上教师做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要求;每位教师都能独立带实验;2到3年后三分之一的教师手头有项目。
第5章  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以上国内现状和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分析,再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九个科目(如算法与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等)。对实际工作中的研究、开发、应用归纳为三个过程:理论、抽象和设计。按照现代教育思想处理基础理论与使用计算机之间、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发现传统教育思想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现代教育思想则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中。为此,我们需要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5.1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它应由教务处牵头,由各专业/系与计算机系共同协商确定,学生必须选修并通过。另一种是选修课,它由计算机系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开设,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教师的指导或自己的兴趣在多个学期内自由选择几门课程。根据其他高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学会的研讨结果,结合我区高校现状,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是: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C/C++)、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网络程序设计、网络信息检索、电子商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工程基础、MATLAB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USB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综述、微机原理及应用基础等。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网页技术、WINDOW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