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市场需求 第5页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及市场需求 第5页第3章  我国当前计算机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速度明显变缓,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冷静思考: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中究竟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主要对策?应该说,专业特色、办学条件、能力培养是计算机教育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尤其是能力培养问题,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1 盛况难再,问题突现
(1)快速发展导致了不少学校的办学资源严重短缺
在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期间,全国计算机专业规模迅速扩大,先后有360余所本科院校增设了计算机本科专业,使得设置计算机本科专业的院校达到500余所,占全国670余所本科院校的75%,并使计算机专业在单个专业的设点数和单个专业的在校生总人数方面都位居全国本科专业之首。计算机专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从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师资和实验室的严重短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求。
(2)平稳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专业前景的担忧
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计算机本科专业招生的增幅开始下降。面对这一形势,有些人开始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担忧。应该说,仅是增幅的下降,招生总人数仍处于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基本上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国内计算机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美,美国从2000年秋到2004年秋,计算机入学人数下降了60%,到2005年秋则下降到70%,出现了计算机系学生人数锐减的情况。
(3)就业难度增加引发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就业状况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质量的一种客观评价。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断下降,就业难度不断增加。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就业的单位层次和待遇在不断降低。这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的生源质量。尽管对生源质量的评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标准,但最客观的一个指标则是学生的入学成绩。在过去的较长时期内,许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本校的招生分数都是最高或比较高的,但现在已是盛况不再。
(4)单一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多种人才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涉及面较广,如果从传统的学科结构来划分,它可分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如果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来划分,它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和“教育型”等不同类型。计算机专业的这种学科潜力和社会需求,再加上计算机网络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都给计算机专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计算机专业设置却没能抓住这一机遇,长时间地用一个单一专业去应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学科结构和大规模的多规格社会人才需求。
事实上,随着国家在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逐步松动,近几年在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已经出现了一批新的本科专业。例如软件工程专业(080611w)、网络工程专业(080613w)、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080627s)、信息安全专业(071205w)以及电子商务专业(110209w)等,这些新专业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传统计算机专业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传统计算机专业的竞争。
(5)教师教育改革中,上下两难的计算机师范专业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师范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如何办,是全国师范院校计算机院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给出的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那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应该靠到哪个专业方向上呢?
从根本上讲,这是培养类型方面的差别: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一种研究型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科学家;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是一种工程型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则是一种应用型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则应该是教育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它与科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如何发展,是全国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不得不考虑的一个特殊问题。
3.2  直面问题,引发深思
(1)社会因素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时期基本上已经过去,并正在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这种社会客观需求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而影响到其生源。对一个专业,其就业市场的信号至关重要,十年前计算机就业市场的信号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计算机就业市场的信号却又导致了计算机招生增幅和生源质量的下降。事实上,盲目招生计划所带来的计算机人才短缺和过剩,最终都需要通过就业市场来进行调节。
对生源问题,除就业市场的因素外,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的说法,也会对计算机专业的生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按照工具论的观点,人们不禁要问,计算机专业是在培养制造工具的人?还是在培养改造工具的人?或者在培养使用工具的人?如果是培养制造工具的人,那么这种工具的制造又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生产过程,它的就业市场有多大呢?如果是培养改造工具的人,那么这种工具又是高度综合化的,能够对它进行改造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如果是培养使用这种工具的人,那么又涉及到一定的领域知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领域背景够吗?对于这些问题,应引起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应当对社会作出正面回答。
(2)相关学科发展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过去,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计算机教育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当时,只要提到信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计算机。但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计算机教育的这种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今天,计算机专业究竟还有几分天下、还有多少优势,很值得思考。除计算机专业自身出现了网络工程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外,与其相关的一些专业,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技术学、信息安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一般都比计算机专业具有更明显的领域背景或竞争优势。因此,生源的分流和就业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3)计算机专业自身建设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单一专业设置无法应对广泛的学科领域
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来看,它包括硬件、软件、系统、网络、多媒体等众多学科领域,但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却仅有一个本科专业。可以想象,仅按照这一个专业在规定学制内培养出计算机专业的“全才”,显然是不可能的。
单一培养规格无法应对众多的社会需求
从计算机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等众多应用领域,以及企业、政府、研究所、学校等众多行业。试图用一种单一的培养规格去面对如此众多的社会需求,显然是不合适的。
精英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大众教育需求
那种单一专业设置下的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精英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与大众教育下的多规格人才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事实上,对大众教育下的计算机本科教育更应该强调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能力。
(4)行业因素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在行业因素方面,以下三点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非常不利:第一,其他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领域背景比计算机专业更加明显,因此会比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第二,不少面向领域的专业,通过增加计算机课程,使该专业学生在其应用领域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具优势;第三,一些行业的自我保护给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进入带来了较大障碍,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同等件下不具有竞争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