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第3页
制权给予签订契约的一方会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
按照上述理论推演,企业不仅是一个不完全契约,而且是一个非对称产权关系的契约。在这一契约中,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前者处于等级制的顶端,后者则处于等级制的底端,是“资本雇佣劳动”。从公司治理的观点来看,即为股东至上的治理体系。
(三)企业治理理论
企业治理理论沿袭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由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79,1980)和克莱因(Klein,1978)等开创。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企业被解释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它建立在经济均衡、交易成本、产权等概念上,且以产权方法为分析工具。
威廉姆森认为,企业是连续生产过程中不完全合同导致的纵向一体化,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存在不完全合同时,纵向一体化能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按照威廉姆森的定义,企业“是一种治理结构,而不是一个生产函数”(Williamson,2002)。由于契约内在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企业契约的当事人必然是平等、独立的关系。因此,企业的本质是一种治理体系,且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体系。
企业治理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供应商、顾客、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多边契约的集合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东是公司资金和财产的唯一提供者和创造者的假设已不能成立。“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周其仁,1996),“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而且还来自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等,只不过后者提供的是一种人力资本罢了,公司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布莱尔,1999)。企业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订立的特别契约,人力资本包括工人的劳动、经理的管理知识和能力、企业家的才能,非人力资本主要指财务资本。
(四)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是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理论,起源于企业战略理论,进而对企业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所掌握的知识,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不同的知识。企业能力理论将企业视为知识一体化的制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又是由个人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企业能力理论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把知识视为企业能力的深层次因素,并出现了从企业的“资源基础论”到“知识基础论”的转变。从知识基础论的观点出发,企业被视为异质的、作为知识载体的经济主体。
企业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企业能力理论是一种战略观;(2)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或资产;(3)企业是进行能力分析的细胞;(4)企业的效率差异产生收益;(5)企业的范围可以用能力界定;(6)企业能力理论归根到底是一种动力机制理论(Foss,1996)。
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看作具有生产功能的单位,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能力体系。企业被视为一个行为实体,企业的实质是由各种能力构成的集合,这个集合中至少包括企业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战略决策与组织协调能力、研究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与资产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外部关系处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构成了企业的异质核心能力,正是这种异质核心能力在企业间的非对称性分布决定了企业的存在和效率。从而引申出:企业价值的增长和边界的扩张决定于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增长的路径依赖。这是企业能力理论最重要的立足点。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发展
(一)利润最大化
古典企业理论把利润最大化定义为企业经营的目标函数。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框架中,作为生产单位的企业,是一个把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转换为一定产出的生产机械装置或最优生产函数,企业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生产函数服从利润最大化这一约束条件,达到生产者均衡。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有一定道理的:(1)利润额是按照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它反映了当期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为追求更多利润,就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利润是增加企业所有者投资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补充资本积累、扩大经营规模源泉。利润最大化对于国家、企业和职工都是有利的。(3)利润额直观、明确、容易计算、便于分解落实,一般职工都能理解,利润最大化指标具有可测量性、可控性、层次性、横向统一性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4)对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倡企业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对于改变人们对利润的偏见、纠正“产值最大化”的片面做法,有积极意义。
这种观点的缺陷也是显见的:(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能在不同时期进行比较。(2)利润总额是一个绝对数,没有反映所获利润额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也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同样获利100万元,甲企业已全部转化为现金,乙企业还全部是应收帐款,哪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不考虑风险大小,就不好作判断。(4)如果片面追求利润额的增加,有可能使得企业经营者产生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股份公司实质上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集合体。集合体中不同的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