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
专题部分   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

企业有众多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消费者、政府等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差异很大,现代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组合体,其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即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当然要承担风险,、债权人和职工也承担较大的风险,同时政府也承担一定风险,社会也将因企业的经营变故受到资源、环境、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企业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利益主体有关,是多个利益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各个利益主体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基于以上原因,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管理应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利益集团的目标为已任,各利益集团的目标最大化,就是企业绩效的最大化。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价企业的绩效应以评价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
    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基本理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由来及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二)企业绩效评价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
    源于对企业绩效内涵的不同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衍生出以下三种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第一,认为企业绩效指的就是企业社会绩效,着重从企业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来评价其绩效的优劣;第二,认为企业绩效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绩效,还包括许多非财务绩效,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必须将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结合起来考虑;第三,将企业绩效分解为企业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组成部分,认为两者分别受到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的影响,只有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评价企业绩效。三种方法的共性表现为:一是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二是都不同程度地拓展了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思维框架,都认为企业绩效不只是企业的财务绩效;三是都借用了别的学科知识,如运用企业伦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深刻内涵及其深远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防止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财务关系人利益,发挥企业的最大效益和效率,人们又提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企业绩效有多种内涵,但企业绩效到底应以什么为目标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着眼于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目标,研究建立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及效益等因素,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如同利润最大化向股东权益最大化转变一样,从股东权益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转变,是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具有十分重要、深远的意义。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含义
    实际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股东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平衡;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不断加强与债权人之间的联系;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依法照章纳税;履行“社会公民”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多做贡献。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特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吸取了股东财富最大化观念的长处,是人们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深层次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因而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想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及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考虑了股东的利益,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而且也充分考虑了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使他们也得到了利益的最大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特点是:(1)充分尊重和满足了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2)更好地体现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企业价值的大小不仅与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相关,还与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各种资源的运用能力、偿债能力、防范与控制风险能力、社会贡献能力等密切相关;(3)对完善企业的资本投入机制具有积极作用。知识资本的投入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改变了资本雇佣劳动理论下的企业分配机制,使企业的利润分配由知识资本和产业资本所有者共享,进一步降低了产业资本的风险,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产业资本所有者的监督成本;(4)能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资源消耗、支持教育与福利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我国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国家。因此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企业价值最大化明显优于其它理财目标。遵循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新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宗旨,即是在考虑多方面价值均衡增长前提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体现在股东价值、债权人利益保障、企业员工权益保障、政府公共收益保障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贡献等方面。
4、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评价目标的意义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是现代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客观要求,一是全面考虑了企业各相关主体追求的目标,关注各相关主体的利益,比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关注企业长远发展利益需要,考察了企业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强化企业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引导企业注重可持续经营,实施战略发展,克服在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上的短期行为,使企业明确眼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成长的影响更大;四是拓展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内涵,由仅为出资人服务拓展为各利益相关者服务,丰富了绩效评价的内容,使绩效评价不局限于企业效益考核,而是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基本理论的应用
(一)评价的指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绩效的核心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首先要明确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其核心。数十年以来,“股东财富最大化”始终是现代理财学的核心目标。241

[1] [2] [3] [4]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