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7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7页
日本工厂化栽培现状
日本的食用菌研究和生产栽培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接种车间、菌丝培养车间、催蕾车间、驯养车间、生长车间、包装车间和库房构成的标准菇房在日本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日本拥有北研株式会社、森产业株式会社和食用菌中心等三大著名研究机构,其核酸分析、单孢分离、生化检测分析仪、菌种超低温速冻贮藏及超净封闭人工气候培养室等设备均为国际先进水平,并配有国内一流的专家从事研究工作。食用菌菌种由专门企业提供,工厂化生产能力和环境控制水平较高,已普遍使用液体菌种,实现了工厂化生产。韩国食用菌栽培方式基本上为工业化设施生产,生产场规模较大,工厂化设施栽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韩国工厂化栽培现状
韩国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场—— 大兴农场日产量达到了10万瓶。栽培场以计算机智能控制菇房,整个生产过程按一定程序进行,仅在少量环节加以人工辅助操作。目前韩国工厂化生产的菌种包括小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都已基本实现了液体菌种培养,每个菌场都采用自制的菌种。
英国双孢蘑菇现状
英国的双孢菇栽培业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产业之一,其生产模式是一个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被称为“卫星模式”。双孢菇的生产已完全实现了工厂化和自动化。菇房都用隔热材料建成,可以控制湿度、温度、气流、光照等环境因子,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可以周年稳定地生产。栽培公司生产的蘑菇一般都由人工采收,经分类包装后直接运送到附近的超市出售。英国还率先研制出了用于食用菌采摘的机器人。
其他国家的现状
世界双孢蘑菇生产大国美国、法国、荷兰、英国和巴西等,从栽培原料的发酵、接种到发菌、出菇管理均采用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程度达到80%左右。像美国Sylan食品公司蘑菇栽培示范中心“昆喜”,采用三区制的栽培方式,整个系统包括移动菇床、1个机械化的堆肥场、21间计算机调控的二次发酵隧道、10间可调控温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发菌室、25间1300m2的出菇室和1条机械化操作流水线等,年利润可以达到2670万美元。法国的索梅塞尔公司是当今专业化、企业化最高的公司,年生产菌种1万t,畅销50多个国家;荷兰的奥特多尔萨姆堆肥生产合作社,有5万m2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基地,每7d产5t发酵后的培养料,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向国外出口。
3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3.1 行业管理不规范,产业化程度低多年来,我国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大多为农户模式和手工操作,行业管理不规范,相关法规不健全,操作和管理无标准可依,导致品种混乱,真假难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用菌种属种子法管理范围,但对此执法力度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使食用菌生产的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此外,必须探索新的产业模式,打造产业知名品牌,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很盲目,生产种类集中在几个有限的菌种,没有统一的调控机构。在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过程中,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对食用菌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改变食用菌产业的无序状态。
3.2 区域布局不合理,龙头企业数目少
我国食用菌生产大部分地区都只生产香菇,一些珍稀菇种的生产很少,生产基地以东南沿海一带分布较多。随着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该对食用菌基地进行合理布局,调动食用菌产业人才向具有丰富原材料资源,气候又有利于夏秋季产菇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应适当扶持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用企业创新机制,建立菌种培育、原材料加工及食用菌生产加工一体化的企业,整合现有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带动企业周边生产基地的发展。
 3.3 科技含量低,软硬件技术落后
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环境因子的调控直接影响着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我国食用菌生产的环境控制硬软件都比较缺乏。因此要实现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就必须建立以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为主要构成的环境控制系统,研究食用菌的生长与外界环境因子的关系,将食用菌的生长参数可操作化,建立食用菌生长模型、环境控制模型及控制成本模型相结合的动态系统模型,提高食用菌生长环境的控制水平,以提高食用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必须大力研制和推广食用菌生产的专业应用机械和设备,如专用的接种设备、培养料搅拌机Ⅲl 、超净台及收获机械等。同时要根据食用菌生产不同环节的特点,进行细致的专业分工,为食用菌生产由手工劳动转换为机械自动化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配套技术要跟得上,如食用菌采收后的贮藏、保鲜等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