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3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及前景 第3页
  4.体制选择是成功的基石
  笔者十余年来,受邀请参与过国营、家族、个人、股份制等多种不同体制下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企业的规划、设计、实施的全过程,感触很多,深刻体会到良好体制是成功的基石。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特点:产品定位在鲜菇,不易于储存。每日生产数量均在数百公斤以上。时时刻刻都得使栽培的全过程控制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为此,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运行体制。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最好是采用股份制。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首先应对体制形式、产权的归属、技术、资金等制定合理的股份比例,协商一致,使“产权多元化”。并就具体的分工等给予明确,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按章办事,也容易形成有效监督机制。所有股东都必须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人,企业的运转和发展,靠资金,搞好基本投资建设;靠技术,把握生产技术核心;靠认真管理、各人的“资源”,出效益;靠营销策略、品牌,占领市场较大份额。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新开办的企业,所有的股东都得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激烈程度、效益和风险并存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所有的股东,包括技术干部都必须投入相应大小的资金,使大家都有信心。对于高级人才要给于一定的技术股权,必须制定对人才的持续吸引力的“期股”机制。5对市场的调查5.1食用菌干、鲜菇需求比例在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市里超市、中高级餐馆林立。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老百姓对商品要求是:便于简单加工就能够食用,因此,市场上鲜菇比例大幅度上升。鲜菇包装已出现托盘包装、软包装、抽真空包装,以此提高商品外观的档次,吸引市民购买欲望。5.2深入了解鲜菇市场,取得第一手感性认识如果生产规模设置在日生产鲜菇200kg左右的企业,首先要对当地及周边城市的总人口数及全市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饮食习惯、不同消费群体的比例、市场对所生产不同菌类的认识程度、节假日和日常市场容量、一般农产品批发和零售价格之间差价、周边从事同类生产菇农户数、超市数量等分别进行调查,并对其全年。乃至今后二、三年的走势进行分析。
  如果生产规模设置在日生产鲜菇1t左右的企业,一般当地吞吐有困难,只得流向大城市。如果能够获得近一、二年来上海、广州各种鲜菇每日市场价格变动,画出曲线,这样对投资的决策是有很大帮助的。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也越低,市场销售的竞争也越激烈。销售的压力也越大。笔者认为在中等城市周边发展日生产200kg规模企业比较妥当,立足本地。
  另外,注意季节变化对市场影响。在夏季,金针菇采用工厂化设施反季节栽培,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在夏季市场上高品质的鲜菇断档,在福州批发价格也维持在12~15元/妇,此时的消费量仅有500kg左右。而到了冬季。自然季节常规栽培的金针菇上市,批发价格就跌到5~7元/kg,和蘑菇价格相当,此时,销售量却增加到4~5t。但已跌到工厂化设施栽培的成本价以下,所以一旦预测市场价格低于设施栽培的成本价时,就得停产,进行设备维修或生产夏季品种,如冬季,自然无法生产草菇,此时价格就十分可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