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论文 第2页

  首先,文章的“真”之美,源于真人真事。小学生,初中生,抑或高中大学生,竟而至于名师大家,若真要写一篇流畅动人的记人叙事的文字,以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真人真事为题材,才最靠得住。自己的经历,别人无法替代;从中获得的感悟,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自自然然的,你就会信手拈来,笔底生花。

  其次,文章的“真”之美,源于真心真情。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别,什么际遇,什么环境,一份真心最难得,一份真情最动人。自然的,这份真心真情若源自真人真事,便尤为珍贵;也唯有源自真人真事,方可以自然流露,清新感人。

  又回到原点了。

  这个“真”字所包含的一切,无不源于你对生活“用心”的观察和体会。

  难道不是吗?

  可以参谋的一句忠告:锤炼你的语言——笔耕不辍!

  在鄙人看来,读写文章,无非“中材言层技表体”几方面,即所谓的中心主旨、材料内容、语言表达、层次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文章体裁之类。平心而论,这七点之中,别的都好解决,只要你花点功夫去学习、思考、领悟就必定有所收获;但是,语言不在此列。

  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篇好文章,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美的文字。语言不好,一切免谈。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我们时常拿“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句俗话告诫自己要勤加练习,且一日不可懈怠;其实,语言表述、写作练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说不练,谁也没那个能耐。

  更为关键的是,锤炼语言和习武学戏似有较大的不同。习武学戏,有了好师傅,自己刻苦勤奋,细加揣摩,你大多可以成功;梅兰芳似乎可做一例。而语言的学习和揣摩,似乎更大程度上是习作者自己点点滴滴的琢磨功夫。其变数之大,运用之活,若溪流潺潺,小河弯弯,江湖波涌,海浪滔滔,自成一体,难以预计;那么灵动,那么迷幻。真是奇之至哉,美之至也!而可以确定的是,要臻至这种信笔而书、得心应手的极致境界,是非得日日苦练、用心感悟不可的。

  咱就地取材,就事论事,看看、味味语言表达的功夫。

  上面那两句“锤炼语言”“笔耕不辍”,是很生动也很雅致的话。不说“思考语言的表达”,不说“用笔写文章”,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硬要说成“锤炼”、“笔耕”。一个借用,一个比喻,便将写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与实践的艰难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像铸剑的匠人,烈火煅烧,千锤百炼,方得“十年一剑”;就像辛勤的农夫,牵牛扶犁,一行一行地耕,一垄一垄地种,才能颗粒归仓。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们脑子里出现的不单单是“思考语言的表达”和“用笔写文章”这些直白表述所传递出的抽象的意思,更会浮现出匠人挥汗铸剑农人顶日扶犁的画面和场景:从而体会到语言学习的艰辛,并不亚于铸剑者的汗水;语言学习神会的快乐,也并不逊于耕田者收获的笑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