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2页

  很多表面复杂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创新地转化为数学知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观察、大胆想象、沿着不同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这中间往往闪烁着创新火花。

  (二)、利用操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为创新而教”,要求数学课,体现一个“新”字,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课堂真正变成,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的主阵地。例如,①请同学们在已知三角形中截取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②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新的不同结果。这种有效的数学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不断放射出创新的火花提供了条件。

  (三)、巧用开放题目,培养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开放性题目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因为它往往是条件不完备或答案、解题方法和结果不止一种,但只要合理,又能满足题目的要求,都是正确的。

  在讲完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以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几种测量水池宽度的方案吗?请先画出图形,然后举手发言。”话音刚落,不少同学就举起了手,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全等j 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N-边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我又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启发学生比较:“上面几种方案,那一种更理想?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最容易。 开放性题目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这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独特的见解,不同的方法,正是思维活动升华的结果。

  (四)、延伸课堂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延伸课堂内容,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如:解方程(x - 1)(x + 2)= 70

  该题的一般解法是把方程化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除此之外应激发学生去思考有无更巧更妙的解法?诱导学生去发现x+2与x-1的关系:它们的差是3,且x+2>x-1,故可把70分解成差为3的两个因数,从而求解。

  解:原方程化为(x-1)(x+2)=7×10 =-10×(-7)

  ∵ x+2 >x–1

  ∴ x+2 =10 或 x+2 =-7

  ∴ x1 =8,x2 =-9。

  题目的新颖解法来源于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以及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解题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应从启蒙教育开始,引导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质疑问难,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多给学生求异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动手机会,让学生创新思维的嫩芽在创新的沃土里茁壮成长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