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德为重的教育思想

孔子以德为重的教育思想
内容摘要:从《论语》等史料中不难看出,孔子在其教育思想中渗透着丰富的德育理念,孔子注重道德教育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他的“以德为重”思想体现在儒家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以及教师论等方面。孔子理念与实践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赋予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德教;重德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他在教育领域的思想与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为世人有目共睹。到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他的教育思想依旧沿袭,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儒家的教育中蕴涵这丰富的德育理念,可见孔子是以德为重的大思想家。

  一、历史背景

  孔子之所处的年代,周室微而礼乐废,天下无道。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全国的权力,诸侯不听天子的号令,“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可见,政治实权趣于下移,宗法制度日益涣散,庶人议政,国 人暴动,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的混乱状态。孔子认为这是“礼坏乐崩”,“天下无道”。怎样来改变这种局面呢?孔子主张大一统,反对“犯上作乱”,以便恢复和平、统一、安定的社会秩序,使广大人民免受灾难;在教育战线上,从教育下一代入手,重视德教,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

  当时,也是经济关系处于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器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成长起来,奴隶也逐渐转化为自由农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此时,奴隶制的旧道德观念已经腐朽,而新的封建道德观念正在开始产生,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有一套为自己服务的道德思想。孔子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儒家学说,力图用儒家的道德观去取代奴隶制的旧道德观,用儒家的道德观去影响和教化新兴地主阶级和广大民众。为此,孔子广收门徒,传播儒家思想,重德教,以培养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人才。

  二、“以德为重”思想在教育各方面的体现

  孔子把“仁”看成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孔子看来,“仁”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如果人心中没有这种真情厚意,虽有礼乐,也是无用。孔子认为人们“性相近”,“习相远”,完全可以用“仁”的标准来教化他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那么何以为“仁”?孔子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仁”作了不同的解释:“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等。孔子有这样高的道德标准,在教育中必然注重德教。

  (一)教育内容上“重德”的表现

  从孔子开办儒家私学的教学内容“六经”“六艺”与“四教”中就能看到他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在文教方面,孔子之教以德为重主要表现在重视教材的思想教育性。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大教育家,他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搜集历国文献,重新加以整理,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本。孔子编六经是完全按照他的标准审定的,因此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正是孔子重视教材的思想性,“六经”之教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礼》教也;属辞比事,《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等等。孔子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虽有德教方面的内容,但仅限一些贵族礼节。

  “四教”是孔子之教的四项教学内容:文、行、忠、信。在“四教”中,除了文教以外,都属于德教,而且文教中也包含有德教的内容,可见孔子之教中最重德育。 行、忠、信方面,是孔子之教以德为重的最重要的表现。“行”,即德行。《论语》中记孔子谈论德的话有许多,他常叹“知德者鲜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特别忧虑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因此,他在教学中最重德行教育,并以君子的标准要求学生,要学生做君子,不做小人。他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有三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即戒“色”、“斗”、“得”;君子有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最称赞子产的四大品德,这就是“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忠、信”,即是人之心性,为立“行”之本。它是指对人要忠诚、讲信用。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人与人讲忠信的重要性。孔子主忠信,十分强调忠信在对人处事中的重要性,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正因为孔子主忠信,才使中华民族以讲“忠”、“信”闻名于世。

  总之,孔子予以四教,以德为重,兼以习文,其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怎样才算是合格的人才呢?就是孔子所说的“成人”,即“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培其智,修其德,养其勇,习于艺,再加上礼乐之文,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备的人了。孔子还指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孔子强调成人主要是德,德是成人的起码条件。这一思想对我们当今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过程中“重德”的表现

  孔子重德教,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他围绕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加强德教。首先,加强为政的道德教育。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主张德政,对民以德教为主,统治者要取信于民,然后才使于民。他总结了历代统制的经验教训,称赞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之德。他教育学生要“尊五美,屏四恶”。“尊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屏四恶”,就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尊五美,屏四恶”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进行为政之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它对各代乃至今天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孔子教育学生不谋私利。孔子十分鄙视他所处的时代: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都利欲熏心,对名利看得很重。《论语•子罕》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说明孔子教育学生时很少谈及利,只赞同命与仁。孔子不计较名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他要求学生不要只见小利,而忘了大志,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使进仕得禄以后,也要先敬其事,而后其食,如果只见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再次,孔子教育学生要爱民。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说明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始提出学者不是“为己”,而是“为人”,这与现在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不谋而合。学者既然是为人,所以“君子学道则爱人”,“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统治人民时应该先对人民进行教化,等百姓信服了然后才劳役其民。使百姓劳役要不误农时,赋役要有一定限度。孔子反对暴政,曾公开谴责“苛政猛于虎”。

  (三)教师论中“重德”的表现

  从孔子的形象来看,《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对学生和顺,易于接近,自然容易接受他的教育,但一味和顺,对学生要求不严也教育不好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要严而有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如果态度粗暴,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反感,不易接受教师的教育。这样的教师办教育,必然会以德为重,把德教放在首位。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作为教师,孔子自身修养很高,尤其重德,这就为他重德教提供了前提。《论语》和其他历史文献中对孔子的形象、言行作了许多记载。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是做好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也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董仲舒曾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要做好一个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和生活作风,一言一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孔子就是这样,他对学生的要求能使学生信服,照着去做。

  三、“以德为重”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对孔子重德育的思想,要本着“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原则加以实践,从而在今天受益。

  启示一: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各种手段,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不断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面临来自世界各地文化思想等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与交融,为此,需要把道德教育摆在首位加以关注。并且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性格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以此不仅抵御外来糟粕文化思想的腐蚀,而且将我国悠久的崇高精神思想发扬光大,使我国在世界交流与融合中彰显个性,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二:要丰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道德教育内容更要与实际相符合,并且结合古今,以古博今。不仅要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还要学习儒家,在新的高度提倡孔子所注重的诚信教育、义的教育、孝的教育等等,而这些恰是社会所急需强化的。因此,需要真正的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实实在在的道德教育,融德育与文化教育于一体,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总之,孔子重德教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当今社会我们更应继承发扬光大,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炳水.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2004(2).

  [2]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汝秀梅.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王炳照, 阎国华.《徐仲林等本卷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先秦) [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1949-1980[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7]钟肇鹏.《孔子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