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教育思想
名师的教育思想
一、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①]
很多老师把这句话片面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有老师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但在设计活动时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出发,每一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只图活动的次数多和活动的形式热闹,应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次数学第一学段的课堂教学研讨会,几位名师所上的课,都是师生互动,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课。课堂中,既有学生身体的动,更有学生思维的动,课堂中的活跃,更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如果说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动量较大,不如准确地说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量较大。名师、特级教师们就是把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上成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高效的灵魂
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每两面三刀教育生活中所说的,做的、想的点点滴滴进行扪心自问:为何得意?为何失意?为何困惑?为何争议?反复琢磨:有效吗?合理吗?还可以更好吗?把行动的过程与思考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果仅仅是一想而已,那么实践与思考将如同过眼云烟。这样反思,可促进思考的持续与深入。如果“凭着一张旧船票登上你的客船”,那将会永远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名师的反思,记录课堂的亮点,既有预设之中的精致,也可即进生成的精彩;记录课堂的败笔,既有教师的不妥不当,也有学生的失误错误;还记录课堂的意外,既有难以预料的遗憾,也有至今仍存的心结。名师的反思,一般用“纪实+思考”的格式。纪实,就是真实记录课堂的原生态的想法与做法,不加工不修饰。思考,即以入木三分的深刻思维,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使问题更加细致,分析更加透彻。因为名师勤于思考,所以其工作更有效;因为名师工作有效,所以其思考更主动、更活跃、更充分。
我通过阅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提供的学术交流资料《2010年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课堂教学研讨会》,看到了名师的教学反思,是他们的教学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因为反思,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保持着警觉;因为反思,他们与学生的交往不再是“随便”,而是“有意”;因为有了反思,教育就多了一份“心计”;因为教育多了一份“心计”,其教学就显得更加高效。
三、师生互动生成教学过程是教师应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通过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师生互动生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师生精彩”,课程标准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角色真正在他们的课堂上得到体现。师生互动,可以达到师生情感沟通的目的;师生互动,可以改变教师角色,与孩子平等和谐相处;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提高;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师生互动,有利于生成教学过程。这几堂名师的课堂,没有平常见到的“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教师表演得多,学生展示得少”现象,更是师生精彩的共同表演,学生优秀的思维成果展示。比如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对称》课堂教学,师生精彩的互动,教师特有的江昆型表演天赋,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以师生互动,生成了独具匠心课堂教学结构,各个环节无不精彩。
四、教育科研是课堂高效的保障
名师有一基本特征是扎根课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走科研之路,让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有些教师错地认为,科研工作是一般人不能具备的,是那些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机构的人员的事,不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无一名师不研究,无一名师没科研。他们的研究项目紧紧围绕自己的课堂,发现一个教学问题,立即展开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源头上研究)?怎样解决这种问题(从办法上研究)?解决这种问题后会出现什么效果(从效果上研究)?实施新方法后是否有更高的效果(从高效上研究)?他们每遇一教学问题,就进行研究,逐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新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课堂,不断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优化、高效。
五、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职责
我在学术交流资料中看到,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此生痴迷在讲台》一文中说:“我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我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和谐)‘平’(平等)相处。”这说明,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职责。他在教学中做到了。如他在上《24时计时法》时,在黑板上写“昨天、今天、明天”然后说:昨天和今天有一个分界点,今天和明天也有一个分界点,这个点用你学过的记时法表示是几时呢?这一新颖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维,有的说是O点,有的说是24点,还有的说是夜里的12点,还有的说是今天的O点就是昨天的24点,今天的24点就是明天的点……
黄老师在讲《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结尾时,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黄老师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大声回答是“1”。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
六、终身学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名师的前身,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作为一线普通教师,在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时,经常是照搬方法,邯郸学步,其结果呢,土不土、洋不洋,既不是自己的,也不像是别人的。可名师就是不一样,他们的学习不是简单模仿,更不是邯郸学步。他们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长期孜孜不倦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从而掌握厚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
一是坚持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理念。他们向书本学习,因为书本而智慧;他们向他人学习,因为他人而智慧;他们向万物学习,因为万物而智慧;他们无所不学,无所不智。
二是坚持思考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思考,让他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和活力。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学习化,学习内容思想化,思想内容实践化,思考一切办法,做好学生适合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使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保持高效。
名师是很富有思想的教师,名师的课堂因激情而精彩,是智慧的对话、是时代精神的召唤、是一个个小生命的会晤。名师的教育思想,没有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有着丰富的教学智慧,有着对因材施教的新理解,有着教书育人的新见解,表现出大爱育人理论。名师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师生互动中生成,在我们观摩者头脑中回味。 [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