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感和美感
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感和美感
节奏一词来源于音乐术语,体现为一定长短、强弱的音符交替出现,使音乐运动有了轻重缓急。我国古代的《礼记·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现在节奏一词已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并延伸出相互关联却又更丰富多彩的含义。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富于变化又遵循一定规律的节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给人以轻松和美的享受【见附录1】。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上出具有“节奏感”的课,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一是在语音语调上要富有变化。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能使听众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昏昏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那和寺庙的和尚念经又有什么不同?所以,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既要努力从表达上流利、简练,又要让自己的语调变得充满激情、抑扬顿挫。
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详略得当。公开课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足现象就是“前松后紧”,原本到了课堂的后半段听课者就容易分神或有疲倦感。如果此时教师还在赶进度,教学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难易或重要程度,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进行宏观的规划,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能够平均用力。
三是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交流的方式可以有问答、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印象深刻的是市教育局姜昌根副局长曾列举过这样一个事例:在一节美国的课堂上,课上到大约一半时,教师突然拿出几张精美的图片请同学们交流欣赏。大约3、4分钟后他将图片收回,并叮嘱同学们以后有好的图片也要推荐给大家。因为从内容上看,这一段与课堂内容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听课的老师们都很疑惑教师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环节。回来咨询有关专家后才知道,该教师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精力“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过在20分钟左右的现象,有意通过活动将课堂分为二段,这样从表面上看浪费了几分钟时间,但带来的效果却是后半段的效率大幅提升。所以,适当地在课堂的中间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根据课堂内容创设,也可以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我尝试过让学生在课堂的中间自由讲话或趴在桌上休息一小会的做法,学生们很欢迎),往往也能够起到调控课堂节奏,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
课堂的“美感”我想可以分为“感性的美感”和“理性的美感”二种。感性的美感可以是优美的板书、精彩的视屏等,理性的美感则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深度和高度进行挖掘和拔高。比如以这节课所学的加法交换律“a+b=b+a”为例,在教师列举了诸如:37+58+23=?后,学生能够想到将其变形为37+23+58能够方便计算,由此认识到“交换律能为运算带来方便”,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能够告诉同学们:大家说得非常好!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等我们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时,我们还会发现“加法交换律”还是进行合并同类项以及一些复杂运算中变形的理论依据。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些言语,学生未必能“听懂”,说出来也没有价值。我很赞同省教科院的杨思锋老师就此说过的话:课堂上适当地拓展或许大多数同学都不懂,但班级中也许就有那么几位同学把这些话听“入耳”了,即便不是很懂,但等后面学到相关知识时,他们会豁然开朗,可能就是这些“豁然开朗”就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说不定会产生重身学习和研究的欲望。第一次听杨老师这段话,说老实话我不大懂。慢慢地揣摩领悟后,我觉得他说得真得十分有道理。作为教师唯有站到更高的平台上,视野开阔,才可能打开学生的眼界,唯有学生的眼界被打开了,才可能看到所学知识内涵的丰富和美!
并且就公开课而言,授课教师的居高临下,往往也能使听课教师受到“触动”,甚至使他们产生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这里“听到”,可能自己教一辈子书也难以“悟出”。
附录:
什么是节奏?
在播音主持中,节奏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播音员、主持人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所形成的声音的回环往复。在有声语言表达的语流中,一个音节,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分句独立存在时是难以形成节奏的,因为没有可比的参照系统。只有当音节,词、短语、分句遵循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时才形成某种节奏。节奏的表现形式是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节奏的形成与稿件的思想感情的运动和播音主持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节奏由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决定,反过来又影响思想感情运动的趋势和心理变化。
(1)节奏的基本类型
为了交流,可以把节奏总结归纳成六个基本类型,即: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这六种类型形成了稿件节奏的立体化形态。所以,一篇稿件不可能是以单一的一种节奏,而是以一个节奏类型为主,几种节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形式出现的,这样稿件的表达才不会陷入单调、刻板、平白。语气和节奏的核心是运动,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在对比中体现不同。
(2)体现节奏的基本方法
怎样体现运动的节奏呢?主要有下面六种基本方法:
第一,欲慢先快,欲快先慢。快慢的变化不是随意的,必须符合语气的需要。“快”并不是像放连珠炮似的,一口气说上一大段,让人听上去气喘吁吁、心急火燎,这叫做“促”。导致“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语言习惯的问题,平时说话的语速很快,也可能是稿件内容上所表现的语气很紧急,播读者沉浸在这样的情景中,对节奏变化缺乏敏感,而造成“一促到底”。“慢”也不是慢条斯理,拉长每一个音节。此两种情形都是思想感情错误的运动,停连、重音运用不当的结果。在快慢问题上要掌握“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原则,在舒缓的节奏中善于处理紧、疾,在紧张的节奏中善于用畅、缓调节。
第二,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的界限不是截然分开的,要避免僵硬的直线型。而且抑和扬不是绝对的,分别都有各自的不同层次。什么层次的抑和什么层次的扬相转换都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
第三,欲重先轻,欲轻先重。轻重主要用来处理语句重音,声音形式表现为轻、重、虚、实。虚实是轻重的不同程度,用“虚”表示轻时,并不是用全虚的声音,一般用半虚即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使语言轻灵、透彻,充满灵性。
第四,欲高先低,欲低先高。语调的高低和音高的高低本身代表着某种特殊的语气,高通常给人高亢、鲜明、亮丽、尖锐、激烈的感觉,低常常令人感到沉稳、压抑、扎实、厚重、悲愤等氛围。高和低在语气和节奏上给人的印象通常是相对的,若能交错使用并使用得当,能在语流中呈现起伏感和明暗感,调节语言的曲线和色彩。
第五,欲停先连,欲连先停。停连不仅区分语意、显示重音,而且体现语气。要区别运用少连多停和少停多连的方法。该一气呵成、一泻千里时,前后就要找准停的位置和时机。该停顿、中断暗示思想感情和意图的内涵时,前后就要注意运用连接推动语流的进展。在语流中,停和连的转换必须把握好时机和火候。
第六,凸现对比,控纵自如。前述五种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加强对比。在语流中,把抑扬、快慢、轻重、高低、停连等对比鲜明的声音形式用交替和转换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留下听觉上的清晰印象,感受到语流的波澜起伏、色彩变换、急缓相间的变化。
名师提醒
考生(初学者)在实践训练的初期要敢于“矫枉过正”,就是先夸张练习,释放能量,考查自己放纵情怀能够到达什么程度。能放才能收,而放比收困难得多,因为这意味着突破自己的常态,生活中的常态毕竟比播音主持的状态要单调、平静些。当训练进入可以自我监控效果的阶段,就可以探讨控纵自如的问题了。控纵自如必须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实践的磨砺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