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构建亲情课堂”为催化剂,以“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成为一种磁性课堂,才能“真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当前的许多课粗看去很活泼,很生动,但课堂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这就是摆在我们许多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说到教学有效性问题,有必要了解一下“有效教学”的理念。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地关注。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低效或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我想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个人粗浅的看法。
真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真实、有效是课堂教学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真实”是一切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要想搞好新课程改革,必须以“真实”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志。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又必须以“真实”为基石。
一、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对话是人与知识、情感、思想联系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多次与课文交流对话,学生入文悟情、体情、生情、创情,实现与文本、作者、教师、生生间的情感交融,提升阅读情趣,这样可以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学生与文本对话。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地对话交流。品读《将进酒》,我稍微提醒学生结合李白的生活遭遇和性格特征来把握诗的意蕴,那么学生就会在驰骋的诗歌想像中与李白一起抛洒内心的郁闷和飘逸;鉴赏《兵车行》时,学生依照原先的方法已然可以领悟杜甫凝重苍凉的忧思。此时传统意义上的解释、记忆方法要摒弃,学生面对学本(更多时候是教材),需要的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在解释的时候,只存在一个意识,一个主体,在理解的时候,则有两个意识,两个主体”,这样才能进行平等地对话。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实现“审美期待”,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
2、师生对话。凡教学,都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也不例外,它依然强调师的主导和生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我们早已明确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的传授者,但我们看到,不少教师依然独霸课堂舞台仍旧是课堂的主宰,填鸭式教学依然充斥于课堂。而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谁统治谁,谁主宰谁,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有时候充当“红娘”,有时候扮演听众,有时候变成导演等。角色的变化就是为了制造情境,创设情景,鼓励交流碰撞;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恰当指导牵引,把艺术殿堂的绝色佳境推介给学生;时常也被学生提醒感动。学生的角色亦然。
3、生生对话。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互动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群体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然而这种对话方式正是动态思想,动态教学的最佳体现。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同时获得了两种思想。”(萧伯纳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调节其火候就可以了。
4、学生的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对话,乃是对话的高级形态。哲人安提斯泰尼就曾说过,他从哲学中获得了同自己谈话的能力。不仅哲人如此,我们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与自己对话。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地、理性地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文本、作者、生活的认识,与自己心灵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口头的、书面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追问中得到人格的升华,这才算是学以致用。
二、真实的课堂应有真实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小组合作也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但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在组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和合作应是学生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得欲望,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合作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合作的冲动之中。(2) 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合作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间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组织要到位。首先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
三、真实的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精心设计的示范课。课前教师分发了自己撰写的教案,当我阅读教案时,感觉到课堂设计新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只要教师稍加点拨,便能把课上好。上课时,只见老师笑容满面、声情并茂,开始学生确实被吸引住了。课堂依然在延续,教师严格操作教案上事先设计好的步骤,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可能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有些问题就自问自答了。此时,我往学生当中看去,发现学生那股新鲜劲已经过了,课堂气氛也沉闷了许多。学生们有的看窗外,有的在下面相互议论着什么,有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响了,我从教师的脸上看到了沮丧。这时,一位教师走上去安慰说:“你的教案设计的很好,上课的思路也很清晰,是学生没有跟上你的思路。”
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听到这话,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课堂教学活动,是谁服务谁?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还是老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跟上学生思维呢?其实我们老师都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应该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不是学生配合老师的教,而是老师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在课堂上不能只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开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梯
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开放就没有高效。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 用活教材,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它的综合性很强,不仅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也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密切联系。尽管这几年教材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然而,语文教材在目前还是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发展的空间。如此这些,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应力戒照本宣科,注意活用教材,提高教材的开放性。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跳出教材,对教材做灵活变通的重组或增删,还可以选用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钱钟书、朱光潜、宗白华、等著名学者的文章。还可以增加一些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史铁生、贾平凹、王安亿等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语文的教学面,开阔语文的教学视野,这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 激活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实现其开放性的意义最大,难度也最大。教师应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这一关键性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是封闭,实为开放”。
1.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德国教育家普斯谱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满堂灌”的教法,增强师生活动的多项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根据教材、学情、教情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质疑式、情境式、问题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中还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激活状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求新知。另外,在教学中还应视具体情况选择现代教学手段,既要重视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不应忽视传统教学中有用的方法。
2.课堂提问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时要预先设计好开放性问题,同时设计的问题在思维的向度上应是多元的,答案也应是多元不唯一的。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3.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
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练习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训练内容的固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训练的答案绝对挫灭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因而,高效的语文作业也要有开放性。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质疑解惑的内容编成判断题、筛选题、阐述题和概括题;也可以让学生对文言传记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改编;还可以通过自由的随笔培养学生作文的标题意识、选材意识、真情意识、创新意识等。这样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学生定会主动、用心、快乐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 课外延伸,实现学习时空的开放性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使语文贴近日常生活,把生活纳入语文教学。要积极向课外延伸拓展,争取学习时间、空间上的最大范围,实现语文学习时空的开放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图书馆上语文课。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孤立的词语解释,挖空心思造句,机械性地抄写,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一些无用的习题中,根本没时间去品味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更没有积累足够的语言信息、形成语感,因而导致阅读能力下降,语言贫乏。所以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上阅读课。教师教的东西最多是一杯水、一桶水,让学生自己到大江大海去游泳,获取更多的知识。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边看边摘抄,还要求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生在这一节课里不仅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地东西,还会动手、动脑,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课内外课程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们知道,研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型的学习方式,重要的是还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提供学习环境,加快学习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促进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如教授唐诗宋词时,我就让学生确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来研究,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角度,进行研究性学习,到图书馆找资料或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搜寻资料后写出研究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很有内涵的,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有的学生写《奉旨填词柳三变》,有的写《苏轼的赤壁情》等。学生的这些研究,虽然有的还略显肤浅,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有了一种创新的体验,一种研究学问的成就感,一种探究知识的欲望,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3.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语文课综合性特别强,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学习情境,把学习引向社区、社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参观当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研究当地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对名人进行采访,对事件进行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学习语文,探求知识,增长了见识和才干,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四、优化考评,建立评价机制的开放性
开放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建议,要避免简单化的肯定或否定,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敢想敢说的胆量,又有利于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从而能对其进行全面准确而又客观的评价。
对学生整个语文课程的学习评价,应改革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方式,建立开放式的、面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机制。学习《六国论》,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是通过一张试题――即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尺度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把握与理解,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对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口头表述能力,如复述、概括文意等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数多弊端,而且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努力构建亲情课堂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催化剂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运用教师的情感,精设教学过程,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但是我觉得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富有情趣的,师生沟通无碍,轻松活泼,是很富有诗意的。它不需要严密的逻辑,也不需要一步一步无懈可击的证明,应该是那种沐浴着阳光,倘徉在浪漫的沙滩上慢慢去享受的感觉。虽然要构建这样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有条件的,也是应该做得到的,那就是让我们教师的脸上多一点微笑,多一点温和,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多洒下一点灿烂的阳光。新课标下的老师,如果还是板起脸孔,视教参为圣旨,去条分缕析地肢解文本获取知识和所谓的能力,还是把教学建立在功利的目标上,去替学生慢嚼细咽,生怕漏过任何一个考点,把语文课当成了应考技术的演练场,这样,语文原先那深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将丧失殆尽,语文课也会因此而变得僵化机械,冷冰冰地毫无生气可言,这样的语文课首先是没有多少学生会欢迎,尤其是高中生,就是用来应付越来越重视迁移运用的中考、高考也是要大打问号。随着语文评价改革深入,试卷考得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而非条框趋于机械的知识板块。
对学生的爱要铭刻在心里,但更要从你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慈祥的教态,是建立吸引力磁场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尽量不带不良情绪去上课,让自己上得幽默一点,风趣一点,知识性强一点,构建起富有亲和力的亲情课堂。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老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虽然你的知识有所欠缺,你的文化底蕴还不深厚,你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但学生愿意聆听,能热情地与你沟通,主动的进入你给创设的气氛去思考,去解读文本,能带领他们进入轻松活泼、诗意浪漫的语文课堂,获取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相反,你如果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一味奉行“打是亲,骂是爱”,自视甚高,故意与学生间建立起一条鸿沟,即使学问再高,其教学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为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教育,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亲近学生,容纳学生,包括他们偶尔地犯错,尊重他们的话语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公开课,不应该上成做秀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让自己尽量洒脱些,风趣些,轻松些,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邻里趣事来穿插点缀课堂,有时还会更改原来的教学计划,但只要你有足够的课堂驾驭能力,能放得开,有能收得回来,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检验你的教学是否成功,有两条是最实际的: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教学成绩好不好,两样都好,又何必在乎那死板的条条框框呢?我们可以没有余映潮老师俊朗的面庞、儒雅的风度,没有于漪老师的磁性的嗓音,没有钱梦龙老师的渊博的学识,但有一点你完全可以做到,那就是喜欢自己的学生,对他们多点关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微笑。新课标告诉我们,老师作为驾驭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要缩手缩脚,要想办法让课堂活跃点。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因为追求课堂的风趣变成天南海北、不着边际的“侃大山”,甚至为取悦学生而“大放羊”。
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文学美基本上是缺席,更遑论艺术思想,现在的这一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发明的授课技术。其目的指归,只在于考试分数,什么诗意,什么美感,统统毫无踪影,语文课打上比较多的 “纯应试痕迹”。但我们教的是语文学科,一篇血肉丰满的文质皆美的文章在你的眼里不是引领学生去体验去品味,而是拿起手术刀血淋淋地去肢解它们,把文本变成中、高考的屠宰场,你想想,象《荷塘月色》、《藤王阁序》这样的精美文章,其意蕴是流淌指尖的,何需你这样肢解拆分?其结果是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知识少而薄。得到的一点板块知识和短暂性能力也是过眼烟云,考完试后也就荡然无存了,从这个角度讲是与课标要大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精神相违背的。
“躯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要把课上得有诗意,有磁性,有吸引力,语文课上出“语文味道”,把新课标落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首先提高老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加深自己的人文底蕴,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只会用文章学原理来解读课文,以追求“机械得分”技巧为高超的“教书匠”。很难想见一个仅靠几本教参和辅导资料、词贫味乏的老师能将语文课上得很生动,想要纵横千万里,驰骋天地间,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不可能的,你的课也无法闲庭信步,挥洒自如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自然也就绝不是仅仅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目的的。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老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上学生会是如沐春风。课堂教学的效果会不好吗?
语文是最具有教学个性的学科,面对古今中外思想璀璨、性情灵动、文采斐然的经典之作,没有足够的文学底蕴是无法引领学生站在思想的平台上去解读的,最多也就是懂得如何去肢解罢了。我们不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就无法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自身的思想匮乏,展现在学生面前只能是面目枯槁,寡然无味。要想以此游刃有余的驾驶课堂,似乎不太可能。再说新教材一大变化就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教材厚了许多,阅读是翻了几倍,大部分选文是与时俱进的新文本,因此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不能仅仅多读几篇或者上网找点资料敷衍了事,要想自己的课堂更有效更富有磁性,必需多读一点书,文史哲、天文地理多懂点总是好事,尽量让学生问起来也略知一二,免得总是搪塞了事,通过持久和、广泛的阅读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深自己文学底蕴,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另外,我想提以下的是,语文老师你总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着也是必备的语文素养,否则你知道学生习作的时候自己的心应该说是虚的,是有些战战兢兢的,当你头头是道用所谓的“七技巧”“八诀窍”去指导学生习作却拿不出一篇象样的文章,也没有看到你有什么文章发表的时候,我想学生即使不讲出来,也会在心里对你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相反,你自己经常下水并经常有文章发表,学生会很高兴,会去阅读,然后在你的带动下他们也会尝试着去写作。
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
不管你是语文教育专家还是一线的教师,也不管你把课程理论诠释得多么精透或者多么通俗,但我们必须形成共识:那就是语文课堂必须富有磁性,抓得住学生,吸引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真实”为基石,以“开放”为阶梯,以“构建亲情课堂”为催化剂,以“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为保障,才能成为一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磁性课堂,才能“真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 钟启泉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 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薛贵亮《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说》《中学语文》2005年10期
5、 焦名海 《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