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生机,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鄙人以为应该把握住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 课堂教学目标要具有整合性

  语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参范例中《万年牢》一文教学目标表述为:

  ⑴能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并画出作者对父亲的尊敬的句子。

  ⑵能说出课文中主要叙述了哪些事件,并说明哪些事情略写,哪些事情详写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⑶能围绕父亲做糖葫芦所讲的事情中感悟到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不难发现,现在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我们教者兼顾三个纬度,学生在找出句子、整理内容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作者记忆中的父亲的形象,也体验到了作者对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的敬重之情。

  2、课堂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母语社会背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走"开放式"的语文道路。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的认识需求和原有认识结构为出发点,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纵横延伸,立体展开,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最后达到同化课文,改变并发展学生认识结构的目的。如我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比较同是送别作品的内在感情的差异,同时补充背景,让学生领悟诗情,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最后再联系现实生活,深切感悟古人之别与今人之别内涵的不同。通过这些有机联系,使得语文课有单向而转向辐射,由平面而转向立体,由封闭而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教学方式要具有互动性

  走进语文新课程,扑面而来的是师与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在课堂上,不管是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呈现的都是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着教学内容,获取着新的发现,最终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如我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我只是起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叫学生在反复深情朗读中揣摩课文中蕴涵的深意,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4、课堂教学过程要具有活动性

  新课程语文倡导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师要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析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猜一猜、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如我教《纸奶奶的生日》一课,我让学生在课上扮演纸奶奶及其子孙,要求一提出,学生情绪高昂,非常活跃,一头扎进课文中,去琢磨童话中"人物"的言行,体察"人物"的感情,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人物的思想性格。这堂课因有学生的全面活动,学生很快理解了纸的"家族"演变史,非常容易的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这比单纯的讲析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5、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具有灵活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主体上,既有教师讲,学生听;也有学生讲,师生听;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组间争辩对抗。在座位方式上,既有马蹄式,也有圆圈式;既有秧田式,也有小组式。在学习空间上,既有室内封闭式课堂,也有室外开放式课堂。一切变化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而定。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吃透新课程标准,尤其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要有着准确的把握,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能创建出一个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学生乐学、善学、要学的语文课堂。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