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第3页
    3.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长?
    学生发现:①线段的中点;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③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
    师:我们实际上是找到了△ABC两条边上的中点E、F,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现在你们猜测一下这个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提出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4.说明结论。
    师:刚才大家猜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现在你是否能验证这个性质并加以说明。
    (学生折纸,用折纸比较各条边长及各个角的大小。)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验证?如何说明?(教师巡视中指导:你的说明要让别人相信你是正确的。)哪位同学愿意来这里(讲台)向大家说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学生相互说明与辩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明①∠A+∠B+∠C=180。;②四边形EFHG是长方形。)
    师:我们一起发现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并通过折纸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说明,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证明与应用这个性质。
  5.交流体验。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与困惑?
    生1:这节课使我知道了折纸中也有数学道理,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
    生2:我在用直角三角形折长方形时,与组里其他同学的折法不一样,经比较发现折的长方形没有其他同学的大。我又折了几次发现这样拆(手举如图1方式的折纸)……面积是最大的,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生3:我觉得用折纸比较线段和角的关系很方便,比如说可以同时折两个一样的图形比来比去……容易通过做产生出猜想,今后学几何要多用这种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在折纸操作中,通过观察,发现关系,形成猜想,并证明我们的猜想,得出结论。这是人们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6.布置作业。
  师:今天课后的作业是用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图形,按工作单进行操作与探究,从中发现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