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更好地发挥才艺教育的积极性
摘要 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才艺的“应试教育”成了当前中小学生负担的另一种来源,影响到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尝试从阐述当今社会才艺教育现存的一些误区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才艺教育对孩子的帮助。
关键词 才艺教育 错误观念 积极性 培养 兴趣
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一些家长和学校把素质看成才艺,于是,参加才艺培训班成了部分孩子生活的重要内容,快乐童年沉没在沉重的练琴学画中。进而,才艺的“应试教育”成了当前中小学生负担的另一种来源,影响到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尝试从阐述当今社会才艺教育现存的一些误区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更好发挥才艺教育对孩子的帮助。
一、当今社会才艺教育的误区
1、功利心态。现在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不输在起跑线、或者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出人头地,而强迫孩子参加某项兴趣学习。比如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等就是为了后面参加考级,为升学增加优势。现有升学考试制度也在鼓励父母从小让孩子学才艺,而且要表现优秀拿奖状,未来升学考试才能帮助加分,而且一些媒体、广告持续向父母洗脑说,所有的学习愈早开始,就能保证以后孩子愈有成就。父母普遍很焦虑,然后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就要他们学这个、上那个。
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美术教育专家何韵兰曾经在一次新浪亲子中心的访谈中,重点谈到了一个话题:“儿童美术考级是普及美术教育还是扼杀孩子的个性?”她很痛心地说:“好多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美术馆和博物馆,整天就在书本和考卷里面跑来跑去,我们剥夺了孩子到圣殿里去感受艺术魅力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评论美术的权利,他们本可以用自己的眼光来享受和吸收这个艺术,考级根本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出于功利目的让孩子参加兴趣学习,最根本的害处是:如果孩子没有机会自己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成年后就难以具备成功所需要的想象力、创造力、内在的动力。而对于真正的成功来说,内在的动力等要素,要比才华、技能本身重要得多得多!
2、攀比心理。家长报名参加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的意愿,甚至是家长在互相攀比。据调查报告显示,有半数以上家长偶尔或经常和别人孩子做比较。不少家长在一起时经常谈论的是,孩子报班的培训老师有多出名?孩子拿过多少证书?在这些家长看来,名声更重要,这是一种攀比心理作怪。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报了钢琴班,结果每次比赛后,拿到好成绩就全家高兴,否则就很失落,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拿小学生来说,目前他们年纪还小,无论从生理、心理上看,他们的承受能力都很有限。如果孩子负荷太重,正常娱乐和放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长此以往,孩子肯定会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对所学的东西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在不断地和别人进行攀比的过程中,孩子甚至会生活在这些家长给自己“树立”的一个个赶超对象的阴影里,这样,孩子的精神压力会很大,当孩子不如别人时,尤其是遭到家长的埋怨和指责时,孩子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没有一点成就感;受这种“负面”心理的影响,会对孩子的学习乃至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不利的影响。家长给孩子设定的这些攀比目标,在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堪重负时,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嫉妒等不良心理状况,这些心理状况还会影响到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潜能,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发展状态。
3、为自己圆梦。参加兴趣班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孩子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但是,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很少关注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要,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按家长的梦想和兴趣为孩子报班。这样做,反而很可能事与愿违,毁了孩子的兴趣。
如果家长只是在努力创造他们自己心目中所需要的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被家长催促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是无法发现自我的。其结果是,由于内心对自我价值感的严重确实,孩子的成长过程毫无快乐可言,而当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后,他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幸福感和生存的目的。
所以,打算带孩子上兴趣班之前,家长首先要反思一下的是:参加兴趣班,是家长的兴趣还是孩子的兴趣?
4、盲从现象。时下父母帮孩子安排的才艺课仍以功能性、培养智育方面的居多。一窝蜂的现象,也表现在儿童学才艺,像跆拳道在奥运会中为国争光,马上坊间的跆拳道教室里上课人数激增;围棋国手比赛,也掀起一阵儿童学围棋的热潮。
在父母彷徨不知道该让孩子学什么之前,教育专家建议要评估几点:(1)自己孩子的个性特质适合上这种才艺课吗?有这方面的天分吗?(2)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爱好?上课开心、有自信、有成就感吗?还是一直很排斥、觉得很受挫折?
假如孩子没爱好,或没有天分而学得吃力不开心,上课苦着一张脸,活像受酷刑,那学才艺就变成一种处罚了。
5、“揠苗助长”现象。我有个学生的家长,送孩子去学英语,要求孩子每天要会写10个单词。孩子才上四年级,英语成绩一般。原本应该让孩子多读英语,培养孩子英语的兴趣。家长因为孩子考不出优异的成绩,而拔高要求,以为这样,孩子的英语水平会提高很快。殊不知这样“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挫伤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够而出现反效果。
除了上面所讲述的情况,对于那些超出孩子内在发展规律、以及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和其他爱好,一心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会某种技能的做法,已经离兴趣培养的初衷越来越远,这不仅会大大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对兴趣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最重要的是,违背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学习,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价值感。
二、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艺教育的积极帮助
(一)、才艺教育必须要抓关键、求质量
1、培养孩子,抓住“关键期”。及早发现、培养孩子的特长,是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所期待的。但不同的才艺有不同的教育“关键期”,提前了,可能拔苗助长;错后了,可能耽误孩子。为此,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部负责人林格提出,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才艺时,应该像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一样,充分利用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格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智能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关键期。根据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再结合关键期的划分,可供参考学习才艺的最佳年龄为:
(1)关于小提琴:对于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5—6岁练习较适当。
(2)关于钢琴:最好让3—5岁的孩子先听好的音乐,学会欣赏,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
(3)关于舞蹈(芭蕾、现代舞):2岁半到3岁就能踩出步伐,技巧指导从肌肉尚柔软的6—7岁开始较好。
(4)关于绘画:2岁半到3岁时开始对颜色、形象感兴趣,可以开始涂鸦练习。
(5)关于书法:以小学三年级开始为佳。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较弱,但若有兴趣,又能持续学习,也可学习。
(6)关于英语:1—2岁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 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7)关于围棋、象棋:开始适龄期是3—4岁,如果想要充分了解,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较好。
(8)关于游泳: 各年龄阶段都合适。
(9)关于体操: 越早开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3岁开始较为适当。
(10)关于乒乓球:孩子 3岁就能打乒乓球。如果孩子有兴趣,随时都可以开始学。
林格还说,抓住关键期固然重要,但家长也不必过于迷信“关键期”,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按照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来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
2、学的多未必就学得好。也有家长,怕错过孩子学习的关键期,让孩子学多种才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事情,可以让孩子多长些见识,也有助于他发现自己的兴趣。但精和广,常常是相互矛盾的。每种才艺,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可能并不乐观。
所以,当孩子表示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的时候,父母的选择就更为重要:可以把以纯技术传承的和有更多创意空间的才艺一起来学,把需要更多精细动作的和需要更多肢体动作的才艺学习相搭配。但无论怎么选,都要以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为依据,不要让这些学习成为孩子的沉重负担。
(二)、才艺教育需以孩子兴趣为本
1、家长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要怎么妥善安排孩子的才艺课,才能真正启发他们学习的爱好,而不会变成负担和压力?
父母周末和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进商店、逛公园,或到树林里散步,留心孩子感兴趣的商品、书籍、景物等,从中发现兴趣。此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写字、画画、读书、做纸工、修理日用品、做家务……在与孩子共同活动中,孩子兴趣和爱好便会表现出来,父母要能及时地发掘到。
2、家长要多方引导使孩子产生兴趣。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去发展,那么在平时就要注意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音乐,那么最好让孩子尽可能多接触音乐,家里常播放好听的音乐,看关于音乐的电视节目或电影,听音乐会,买关于音乐的书籍,结交懂音乐、爱音乐的朋友,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喜欢音乐,和孩子一起享受音乐之美。
3、家长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保持兴趣。孩子学习才艺的过程中,父母孩子积极给孩子表现和展示成绩和能力的机会也很重要。例如用孩子的画装饰房间,给孩子开“个人演奏会”,让愿意表演的孩子在亲戚朋友或小伙伴面前展现自己的学到的本领……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赞美,擅长才艺本身能够给孩子带来某种自豪感、荣誉感,能够获得同伴的羡慕、尊敬,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就是对他的巨大鼓舞。这种才艺学习可能带来的外界环境的收益能对孩子坚持学习形成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促进孩子有较强、较稳定、持久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才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块,只有切实做到了前文所述的几个要点,我相信这样的才艺教育必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戚业国.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关心才艺[J].新湘评论,2009(2).
[2] 淘母婴亲子网.兴趣班选择的3种错误家长心态[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