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语标点符号美
?。,“”;:…… ·()![]{}《》
张斌教授在《现代汉语》中说过:“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其词语性质的标记。”总的说来,在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不仅表示一定的停顿,也表达一定的意义,而且就是同一个标点符号,也有会表达不同的意义,甚至使语句表现出意义之外的不同的审美意义。
首先,想象的形式美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歌,原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根据意义和诗文的形式特点加上去的。也就是说,汉语标点符号是后起的。而我们现在所运用的标点符号不但富有形象性,表现出美的形式来,而且也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的。因而,标点符号就不是纯粹的一个记号,它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是一种美的形式与意义共同构成的一个完美的审美形式。这样,在文章中,标点符号不仅起到表示“停顿、语气及其词语性质的标记”的作用,而且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是人产生新的审美感受。比如,问号(?),就形式来说,如同人的耳朵一样,人通过耳朵接受外来信息,自然会产生疑问。这样,不但赋予问号(?)以审美的形式,表现其作用,而且也 “人化”了,赋予生命意义,启发人想象,去思考。又如,省略号(……),其就是六个点,表示话未说完。可在形式上给人的感受却是时断时续,虚实结合,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就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句号(。)就是一个圆圈,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而“圆”在中国文化中,本身就是一个表示多义的文化符号。就形式来说,圆是最和谐的图案,表现出圆润之美,对称之美;从意义上说,就有“完美,完整,整体”等意义。再如,书名号(《》),其外形就如展开的书一样,曲折的线条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同时也表现出对称之美、和谐之美,这个由双线围着的菱形,如同一道打开知识的大门,启发着人们的想象,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如此等等。中国汉语标点符号,无论在外形特征上所展示出的美的形式,或者是所表现的意义(运用),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形式美。
其次,表意的多义美
一种符号的多义性本身就是美的体现。多义,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标点符号就其本意来说,其表意的作用绝不是单一的,应该在运用中表现出多义性来。下面,举例来说明标点符号在运用中多义性的表现。
感叹号,常常用于感叹句后,表示一种感情的抒发,但有时候,它也用在反问句后,表示了对某一意义的强调,并表现出一种情韵来。 例如,
现在我们也燃放爆竹,但是难道谁会想到那和‘驱鬼’之类的迷信有牵连!
从句式来看,显然是反问句,但作者却在句末用了感叹号,对此予以强调,并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思想,明显地描写出“言外之意”,说明放爆竹就是驱鬼。如果改成问号,不是不可以吗?但失去了情感意蕴。
逗号,常常用于句子中间,比句号停顿的时间短,比顿号停顿的时间长的一种标点。在汉语文中,词语构成句子,而句子中词语的停顿长短又是恰恰构成节奏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逗号用于句中是语句产生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句:
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这句“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如果写成:“那时,刘和珍她是欣然前往。”或者,“那时,她、刘和珍、她是欣然前往。”后两句和前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变,但其后比较,由于标点位置不同,所蕴含的情感就不一致,其在句子中的审美意义就表现出来。作者原句运用同位语,并加上一个逗号隔开,又在主谓语之间加上逗号。主语是刘和珍,也就是说“前往”动作的发出者。这样,在一个个逗号的停顿中,不但加重语气,节奏更为鲜明,而且表现出刘和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蕴涵着作者揭露敌人,鼓舞斗志的坚定情感。
又如,“龙须沟啊,不是坏地方!”
从这一句话来说,中间可以不停顿,直接写出:“龙须沟不是坏地方!”而作者不但加了一个逗号来表示停顿,而且还加了一个语气词“啊”,表示强调。在汉语中,用逗号在句中停顿,而强调的往往是它前边的词语,这也就是其逗号的一种审美意义。
句号,它是用于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是一个完整句子的标志所在。可是,作家聂华苓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开始就写道: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在文章中是独立的一段,它是由四个短句而构成的段落。其停顿时间相对于逗号停顿时间要长,用气要重写。语段中的这一个个句号,不但表明了停顿的作用,而且这种停顿使语句节奏鲜明,语气加重。而在阅读中,从这些语气中,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悲凉氛围,感受到作者沉重的情感。
总而言之,注重标点符号的美,是有助于提高对句子或者语段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感受句子或语段所蕴含的情韵(即审美意义的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