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在创新教学中的探究
物理演示实验在创新教学中的探究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例如: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一些原本可以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这样,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物理公式认识不明、理解不透。对认识、了解自然规律的方法无法掌握。同时学生们也失去了动手操作,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求知的机会。这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是相悖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1.要目的明确,忌随心所欲
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讲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可以利用演示仪,给可以自由转动的两根铜导线通50安培的瞬时电流,很明显的观察到两根铜线相互靠近和远离,这和同学们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从而认识到平常见到的导线不相互靠近和远离是因为电流太小或阻力太大的原因。再有,向心力公式的验证实验,两个圆周运动,控制半径、角速度相等,使转动的钢球质量为两倍关系,发现向心力也是两倍关系,从而可得向心力与质量成正比。以此类推可得向心力与角速度、半径的关系。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对向心力公式记忆深刻,同时又复习运用了控制变量这个科学认知方法。
2.要安全可靠,忌弄虚作假。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如果教师在演示中出现失误和差错,不仅会殆误时间,而且会引起对所得结论的怀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提高演示的成功率,但不能保证课堂上一定不出问题。出了问题怎么办?一是要镇定,切忌手忙脚乱,应认真思考和分析,尽可能及时找出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二是要实事求是,实验失败不可简单地用“仪器不行”来搪塞过去,更不能编造数据,弄虚作假。应当向学生如实说明实验失败的原因,申明下次再做。这种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必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3.要创新实验,忌照本宣科。
传统的演示实验的教学是老师做,学生看。但有不少的演示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特别是后面的学生)是很难看得清的。即使看得到,但出于缺少“参与”意识,往往调动不起积极性,发挥不了自身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及创新力就难以得到充分培养。
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从而自己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实验基本功的训练,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对学生来说,按照思维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的就是学生的创新体验。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不能达到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及时对学生中那些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做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蹊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创新意识。
4.要有启发有归纳,忌知面不知心,草草了事。
运用演示引发问题,只是启发思维的起点,虽然它是学生开展积极思维的突破口,但要推进思维的展开,仍需有教师不断的引导。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验证单摆周期公式的实验中,先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可能和那些因素有关,再采用控制变量逐一验证,最后总结归纳。归纳单摆周期和振幅、摆长、质量、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归纳我们认识自然规律了解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科学方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首先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明确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观察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又用思维指导观察活动的进行,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对待演示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实验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 安 忠 刘炳升
[2]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实验改革指导》.学苑出版社。2002.86-90
[3]乔际平,刘甲岷.《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