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与病毒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2)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病毒的结构
四、课前准备
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一段岁月不能忘记。在那段日子里,非典恶魔肆虐中华,人人谈非色变。然而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下,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抗非战役的胜利。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回想重温一下在过去我们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这难以忘怀的日子。(学生教师一起回想过去抗击非典的事情或者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看一段动画)
(1提出问题)噩梦般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现在看来,我们不禁要想:非典因何而起?为什么它的威力那么大?危害那么重?
(2让学生猜测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医学工作者们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发现:非典,是由一种肉眼看不到并且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非典病毒引起的。而在人类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天花,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疯牛病,以及最近时常见诸报端的禽流感,艾滋病和甲型H禽流感等等人类遭受病毒的折磨由来已久。病毒真的那么可怕吗?作为生命的最简单形式,由于结构另类和来去无踪,它成为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和了解得最少,也是人类最难以驾驭的一类生命个体。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病毒王国,我们共同学习这节主题探究课,也许破解生命之谜,攻克医学难关的钥匙就掌握在你手中了。板书:《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齐读)
(二)实施探究
活动一: 病毒的发现
1.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把患病植株的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想不到致病的东西连细菌无法通过的过滤器也通过了。后来,科学家又把患病植株的汁液冲淡了一百倍,发现这种液体仍有致病的能力。这就说明这种致病的东西具有传染性、滤过性和稳定性三个特性,但人们仍然不识它的“庐山真面目”。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电子显微镜,才终于看见了这类致病的东西——病毒的真面貌。
活动二:常见的病毒有哪些,如何预防?
1.你知道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吗?
学生回答常见的病毒
腮腺炎患者,水痘患者天花,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疯牛病,以及最近时常见诸报端的禽流感,艾滋病和甲型H禽流感 猪瘟,鸡瘟小麦丛矮病等。
课本图片 1.腮腺炎患者,2.水痘患者,3.医生在家禽养殖厂进行消毒处理,4.医生在给学生注射疫苗。
2.我们应该如何来预防有病毒引起疾病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接种疫苗,消毒,讲究卫生习惯等
我们知道了病毒的危害和预防,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病毒结构
活动三:认识病毒的结构
1.看课本第三页病毒的结构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的分类
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一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二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病毒)三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场杆菌噬菌体)。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你认为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学生回答
师总结:人类对病毒的世界并没有完全了解,希望大家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哪个环节最吸引你?
七、布置作业
1. 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小明不知道什么是病毒,请你给介绍一下。
八.拓展
组织一次预防病毒性传染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手抄报或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