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论文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现状 建议
论文摘要: 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关键。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认为,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教育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我们所需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承担人才培育重要渠道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理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本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但是,许多理工科院校只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再加之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如何使学校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何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理工科院校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消极错误的东西,比如价值观的迷惘、放任自我、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育部门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大学生出现以上问题的实质是理想信念的疑惑、道德的迷失与存在的迷失,既表现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表现为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困惑,学校该如何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解决自身的价值困惑,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其次,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各高校所遵循的办学原则普遍是“技术至上,实用为主”,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偏重科技知识的传授与专业及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因此,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教育,尤其是那些与功利、实用无直接关系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教育往往缺乏兴趣,更多地关注毕业后的就业便利。这种现象最终导致很大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虽有一技之长,但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社交能力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素质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是单纯的专业与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状来看,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的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专业课程的设置,文科生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较多地接受了人文素质教育,综合素质也相对较好,因而有着较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而理工科学生却缺少这一条件要素。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专业技术,有多少能被正确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理工科大学生如果人文素质偏低,就可能片面逐物,唯利是图,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而且即使因其对某项技术操作表现出了较娴熟的技艺而得到录用,也由于其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支持、配合与管理。
毫无疑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加强高校教师的认识。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仅是相互补充的、相互支持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当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存在着人文社科教学十分薄弱的弊端,比如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人文社科教育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在教育教学地位上,把文科教育视为副科或者末流学科。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人文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也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这个层面说,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高校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高校领导、教师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2.强化知识传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和社会上对人文科学的轻视等原因,许多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文知识面狭窄,甚至出现对基本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的情况。因此,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例如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思考,从而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树立起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营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提倡一种什么样的校园精神,怎样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塑造在各理工科院校目前还比较缺乏。学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大力举办学生参与性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活动,如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学校可以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举办具有特定目的的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开展学术活动,利用好网络、橱窗、板报、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