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优民意调查报告

环境创优民意调查报告
今天参加了洛阳师范学院和偃师市组织部联合组织的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为“偃师市环境创优民意调查”。这也是大学生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这次活动的共有52名学生(包括带队的老师)和本市的十二名社会宣传监督调研员及多名青年志愿者。活动分为十二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由一名监督员带队和一名司机负责一个乡镇的调研。活动范围:上午是市所辖的十二个乡镇,下午是市区内的50多个企事业单位。

  我是以社会宣传监督调研员的身份参加的。恰巧被分到我熟悉的缑氏镇(玄奘寺所在地),所以没感觉到太大的困难,若是其他乡镇,我会因为陌生而发愁的。一早,带着分给我的4名学生(两名女生和两名男生)和司机出发了。司机也是位年轻人。一路上那四个朝气蓬勃、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学生和我们并没陌生的感觉。讨论着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以及他们参加这次活动的感觉和意义。

  对于这次活动,学校和市组织部都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要求活动不通知各乡镇和单位,所到乡镇只在广场和商业区等人员活动密集的区域及村庄进行,不得在乡镇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工作范围内或与工作人员接触。每人50份(乡镇20份、市区30份)调查表。调查内容是“环境创优”,包括:环境(绿化、道路质量、村镇的卫生死角等),文明(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夫妻互敬等),安全(治安、学校安全等)方面。我们按照要求上午在乡镇进行调查。学生们很认真的观察、寻找着调查对象,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我的任务一是负责学生们各方面的安全,再就是监督他们按要求完成任务,确保调查的真实性。

  下午的任务在市区,虽省去了乡下路途远的麻烦,但由于市区的特点,地形复杂、人员稠密,调查的对象也不象乡镇那么单一,调查内容也不相同,每组的调查员调查的单位和内容都不相同。比上午的调查有了些难度。为保证调查质量,学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生们在观察寻找调查对象上颇费心思了。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调查,态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还会说些其他语言:什么走形式、什么调查没用,什么哄老百姓等等。对于刚接触社会的这些孩子们还真的不好接受。看着他们坚持的态度,想想这些与自己孩子同龄的他们,还真有些心疼呢。如果我那读大二的女儿做这份调查,她会如何面对呢?想着,便主动帮他们锁定调查对象,介绍该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加快了调查活动的进行。

  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社会民意调研活动。有很多的感受,比如:农村的百姓总是不愿意说出心里的真实感觉,对村镇环境卫生、道路修整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方面不愿意正面回答,也不愿意在调查表上表现,但明显能感觉到有很大的意见。其实从内心里,我很能理解他们的顾虑。而市区居民却不同,他们对市政部门的工作不仅敢于直言,而且还敢于提出调查范围以外的问题。

  不管这样的活动是形式还是过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那都不是我们能决定和左右的。就把它当做一次给大学生们提供的社会实践的平台吧。希望他们能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增加认识社会,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和综合水平。为自己走出校门后扎实的立足社会奠定基础。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祝愿他们都能有收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