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生活中的经济学》构思新颖、语言生动活泼,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没有一点涉及到专业词汇,全部都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阐述经济学原理,适合经济学入门,不过读完这么一本故事大全书也实在不容易,每天零零散散一到两篇文章,花了近两个月才读完。本书的作者茅于轼把美国的经济和中国的经济进行比较,并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上的不足。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经济体制,无所不包。

  经济学中蕴含了人类行为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它能让您更好地理解生活、工作以及未来的人生。《生活中的经济学》正是基于此种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人们在婚恋、消费、经商、求职等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用富于哲理的故事把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表达出来。初略阅读完《生活中的经济学》,我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从而掌握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作者在美国这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生活的点滴经验说明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把深奥的经济学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我们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体会出能自己掌握的经济学来。

  读过后对于通货膨胀有了新的认识,适当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经济的,通货紧缩只能恶性循环,有了凯恩斯的理论后,政府想要保持经济的增长应该更有把握,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了。老百姓要想过的更好,想办法让自己的口袋不要被CPI所吞噬是关键。如果恶性的通货膨胀出现,那就是灾难来了。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太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一下美国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有助于我们适应现在的经济生活。 读着这本书,可感觉到作者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借鉴别国成熟的市场经济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找到出路。 他的娓娓道来,让我们更能理解现在的一些经济政策。读着这本书,可以发现,原来我们自己还没有完全“市场经济”。

  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是决定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础;而经济活动又以相互间结成一定经济关系的个人作为生产的基本成员,以家庭为消费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由此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网络。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动机,并受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也往往是以一定经济利益的考虑为基础的。

  日本是资源小国,却是经济大国。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相比较,也是 缺少资源的沿海地区较为发达。这是我们亲眼见到的最好的例证。但所有的 富国却毫无例外地有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办事的高效率。所以我们寻求富 强之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消灭浪费上。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并不正确。因为并不是单单有了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一切资源来,所以时间固然要节约,其它资源也是要节约的。

    观察美国大城市马路上来去的行人,可以看到大多数是行色匆匆与时间 赛跑的人,但也有不少优哉游哉观光消遣的人。在地铁出入口也可以看到这 两类人,赶时间的人嫌自动扶梯还不够快,在扶梯上从左边超越别人抬腿往上走,其余不着急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赶路的则靠右站立。这段时间不长,大概几十秒钟吧,但是注意左右分道,以便各得其所。其实,这种节约时间互相提供方便的习惯 不仅美国如此,一切发达国家里都已制度化。相信在我国只要大家逐渐懂得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也会采用此种方法,不过开头的时候总得有人来提倡。

      排队是浪费时间的一大原因。彻底消灭排队现象虽然不是不可能,但是 代价太高。因为服务设施要按业务高峰来安排,在其余时间就造成浪费。在 美国,银行、邮局、超级市场等在繁忙时也难免排队。但他们有一些尽量减 少排队时间的不成文规则。首先是每个人都自觉地有秩序地排队,而不围在 服务窗口争先恐后。其实,围住服务窗口丝毫不能缩短排队时间。相反,人多嘴杂,还可能发生差错,反而浪费时间。对顾客来讲,没有了先后顺序,全凭力气朝前挤,不但增加心理上的紧张,有时还为扒手行窃创造了机会。在美国,排队的头一个顾客照例离开服务窗口至少有 1米多远。一方面避免 彼此挨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权,避免探听别人私事的 嫌疑。如果服务窗口不只一个,并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成一个队,依次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这样可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服务,不会发生先来的人因为排了一个移动得慢的队,反而比别的队里后来的人还后 得到服务。美国人节约时间的方法当然远不止这些,但上面这几条是不必花投资, 立刻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也能做到,恐怕每年能多创造出上亿元的财富。

  小结:节约时间是提高整个社会工作效率的核心。遵守公共秩序又是节约时间的必要条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