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通过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多,作为一名教师和母亲,让我了解到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关心,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通过品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目标,教师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教师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实践。

  看完这本书,我就想,在我们国家,不知是国情还是民俗的问题。父母对孩子太顺从,太溺爱,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皇帝”说怎么做大人就的怎么做,所以养成了孩子任性的坏脾气。如果父母都能向这本书里讲的和孩子建立联系,实现真正的沟通,讲究一些讲话的技巧,会不会改变这些不良的风气呢?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培养他们的意志,父母可以适当的给些提醒和帮助,让他们自己来完成,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自豪感,所以请父母放手吧。 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通过聆听,尊重孩子的感觉,承认他的想法,并且对他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表示赞赏,父母就会帮助孩子平息怒气。

  但是,不幸的是,当遇到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往往意识不到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了那样的行为。在纠正他们行为之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我们教师在学校可以限制学生的行为,但不能限制他们的愿望和情绪。作出限制时教师该用什么态度,必须谨慎思考,要把学生的不满降到最低程度,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在我们要求学生做某事时,如果表达中带有尊重,保护了孩子的自主权,他们的反抗就会少一些。在问题面前,教师要做的是把路指出来,但是希望每个旅行者——我们的学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有安全感,觉得可以信任,而把他的手伸给老师,把心里的话倾诉于老师。

  在这里,我要感谢本书的作者,他教会我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用理解孩子的语言和孩子沟通,如何解读孩子语言中隐含的需求和情绪。我在欣喜、自责、感激的情绪交替中读完此书。他彻底改变了父母、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他用一种关心的方式与孩子们交流,利用每一次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这种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恢复心智健康,治疗心理上的孩子心理疾病,因此,只有和孩子们建立朝夕相处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能帮助孩子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