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汇报
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汇报
**县地处哈尔滨市区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北岸,是以农业为主,农林并举的偏僻半山区贫困小县。辖区内8个乡镇,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城镇人口6.1万人;林区人口4.5人。
全县原有企业125户,职工2.1万余人。其中国有企业86户,职工1.2万人;集体企业39户,职工0.9万人。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众多企业在转轨和改革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1992年至1996年,相继有22户国有企业破产,近40户企业严重亏损,长期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有13,208名职工下岗或失业,其中下岗职工7004人,失业人员6204人,给社会和政府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和再就业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97年开始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把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力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目前,全县已有10,61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原有下岗失业人员总数的80.4%。安置新增长劳动力就业2,370人,吸纳农村及外地流入人员就业1,945人,灵活就业人员2,765 人。2003年全县从业人员达29,400人,接待求职登记1,190人,全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9%,保持了全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几年来就业与再就业的工作情况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落实工作任务,强化推进措施,齐抓共管,千方百计地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正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政府一级目标,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先后成立**县实施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和**县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县主要领导经常听取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工作会议每年都有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议题,多次召开全县大型工作会议,部署和落实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总结经验,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年年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去年完成 1,885人,占计划的110%。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专题推进工作
一是从县情出发,制定系统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县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县再就业工作优惠政策》、《www.751com.cn县再就业工程考核办法》和**县“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规定,为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再就业提供扶持政策,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劳动力市场功效,规范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执法监察等方面,为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从鼓励国有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创办服务型企业、自谋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造宽松良好的就业环境。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了《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优惠证》申领发放程序,就业状况跟踪反馈和统计备案制度,严格按照《优惠证》发放范围和条件,确定专人负责,保证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领到《优惠证》,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尽快实现再就业。目前领证人员已达到1,571人。财政、工商、地税、物价、经贸、卫生、城建等有关部门,在提供场地、办理证照登记、税费减免、信息政策咨询、业务指导、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个体就业给予了极大的扶持优惠条件,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内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现在全县有私营企业 69户,个体工商户4,583户,从业人员10,767人,在上述领域内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已达 5,362人。
三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从九八年开始,劳动部门与盛大实业公司合作创建了通河再就业中心市场,安置了近300人就业。吸引社会投资组建的天宝商城、惠中鞋城等商贸企业吸纳从业人员近1100人,已成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地。从去年以来,我们把发展各种社区服务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灵活就业岗位作为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的一个突破点,积极推进,取得了新进展。围绕服务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设立劳务服务站、搬家、商品配送、餐饮旅店、复印打字、学生饭桌、修理修配、联防保安等社区服务业,创造社区就业岗位820多个,把就业再就业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为了重点解决“4050”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县政府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筹集60万资金,开发出城镇街道小区保洁保绿、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员、清洁员等公益性岗位125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3人。
四是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增强自主择业能力。依托劳动保障部门再就业培训中心、原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县职教中心、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等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几年来,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109期,有5,750名下岗失业人员接受了再就业培训。并且,逐步从转变观念培训过渡到职业技能培训,把二者有机结合,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既能从思想上提高对市场就业的理解和认识,又能使自身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拓宽了自主择业的领域,增加了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机会。同时,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和〈哈尔滨市招工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培训鉴定办法〉的意见》,对重点行业、重要岗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到持证上岗,努力营造一种“要就业,先培训,获资格,准就业”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开展创业培训,从市局培训中心请来专业教师授课,邀请已成功创办小企业的老板讲创业的自身体会,培训37人,现有16人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
五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公共职业介绍所的职能作用,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大了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增上微机管理设备,形成了用工、求职、介绍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指导、培训申请、办理用工手续、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一站式”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并通过县电视台、公示栏和发放传单等形式,及时发布各类用工和劳务信息,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搭桥牵线,周到服务。同时,组织开展劳动用工和清理劳动力中介组织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清理和整顿街头劳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劳务中介活动,共清理非法劳动力中介组织4个,净化了劳动力市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目前,除各部门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无偿开展的中介服务活动以外,全县只保留1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六是采取“走出去”的就业战略,充分发挥低成本、见效快的特点,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新途径。通过劳动力市场,大量收集劳务信息,广泛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先后与北京京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省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对外劳务协作部、大连、青岛开发区、秦皇岛、大庆、哈尔滨等城市开展劳务协作,向外输出劳务人员。县各有关部门和组织积极主动,发挥优势大力开展劳动输出;县几大班子领导亲自联系,落实劳务输出项目,部署输出工作任务,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近三年,全县向外输出各类劳务人员达6,760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4,940人,下岗失业人员外出打工1,820人。今年初,为贯彻落实好省委“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总体要求,从富裕社会,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进程出发,制定了**县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工作方案,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发展,三年成产业”的总体工作目标,各乡镇、各部门层层落实工作任务指标,明确责任,力争使劳务输出工作在短期内形成产业规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减轻我县城镇内的就业压力,实现增收创收,富裕农民的目的。根据《2004年农民工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了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民工2,136人。上半年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87人。
七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目前,全县三级劳动保障工作网络已初步形成,已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8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6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6个,聘用工作人员6人。劳动保障局克服困难,解决了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的机构设置和办公条件等问题,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工作,采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就业再就业情况的信息,充实和完善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数据库。
八是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对因企业长期关停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