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读后感学后感
贵州省情读后感学后感
·“贵州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不发达现象。贵州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过低,且长期居全国后列。”———1995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成员胡鞍钢赴贵州等地考察调研后发表了如此看法
·我们很多人去过西藏、去过云南、去过贵州、去过内蒙古草原,我们回来后会有一种感动,一种力量,因为什么?因为他们特有的文化,尽管这些地区经济还很落后,但它的文化、宗教却具有人类精神的先进性。他能让人的内心和谐、和平———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张海洋
·“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欠发达是指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贵州省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2007年,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来到贵州后通过大量调研,对贵州省情作出了这一判断。
·“什么叫幸福?就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得天天都唱歌跳舞就是幸福……在我这里(贵州)花20块钱就能买得到幸福,何必要到你那里(北京、上海、香港)花200块钱去买幸福?”———2007年12月14日,树森省长在接受《当代贵州》、《南方》杂志联合报道“贵广双高速”的采访中如此说道。
贵州,这是一块充满悖论的土地。这里是我国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最突出的地区之一,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冲突的地区。这里有富饶的地下资源,地面上的一些人们仍还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这里一边林立着气势宏伟的现代化工厂,一边却还有破败不堪的茅草房;这里墙内是送飞机上天的科研基地,墙外却残存着刀耕火种的山坡;这里有举世倾羡的巨大水能,却还有许多边远山区的山民缺电少水。
悖论的一边,是充满苦涩的疮疤;悖论的另一边,却又是风光无限的前程。这决定了在世纪之交贵州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也使得人们对贵州的认识和感受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从单一的坐标中去把握贵州,而只有用历史的、全方位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观点,在多维坐标的多重比较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贵州。
经济指标的比较:贫困是绝对的吗?
早在80年代,东部的两位青年经济学者在对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省区加以考察分析之后,出版了影响较广的专著《富饶的贫困》。其中除了冷静列举出西部诸多客观存在的贫困事实外,仍充满激情地描绘了同一地区“令人震惊的富饶”,比如云南的植物王国、贵州的煤、磷、铅矿及丰富的水能资源等等。
10多年后,在“贵州现象”的提出人——另一位东部青年经济学者的视野里,西部(贵州)却只剩下了单一的贫困和落后。尽管这种单纯经济学角度的贫困分析或许会有助于引起高层决策的关注,但从全面认识作为一国之内特定区域并具有自身多重特质的贵州来说,这样的分析又不能不说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可说是从“富饶的贫困”这种虽有局限但毕竟留有余地的二元模式那里的倒退。
首先,贫困的定义和成因本身就是多元的。贫困涉及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出发,贫困具有不同的意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贫困是因为经济收入不足而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或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状况。但是,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们公认的统一的贫困标准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贫困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不平等理论把贫困归咎于社会原因,即对权力和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贫困者之所以陷入贫困,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经济过程、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很少占有资源造成的;从文化的角度看,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社会上一些人之所以处于十分贫困的地位,是因为有一种“贫困文化”。贫困者由于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贫困者之间的集体互动,并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对隔离开来,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
其次,从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基本指标看,富饶与贫困永远是相对的,并且贫困的尺度也绝仅限于国民生产或消费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狭小范围,而还与该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社会治理状况以及个人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非经济因素”相联系。从后者看,发达地区未必就比欠发达地区更富饶,现有的经济模式并未很好解决人类生存必需的平衡与协调问题。以这样的模式去强行改造、同化仅止是GDP意义上的欠发达地区,大规模推行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城市化,难免会使其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和生态代价,重蹈发达地区另一重意义上的“贫困”(城市病、文明病)复辙。相反,如若能从社会协调及天人合一等高度,更为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贫困与富饶的深刻含义。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所谓“落后就不但不会被简单地判定为发展的包袱,相反会被看作朝向更符合人类自我完善目标迈进取的另一种起点。
所以,对贵州省情分析,应作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到文化的多重观察和分析。单一的现代经济学眼光,不足以全面透视其复杂多样的特性。
文化形态的比较:我们是落后的吗?
从经济的经济指标看贵州,贵州是“落后”的,但从文化的独特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看,贵州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一体,合而不同”的文化大观园。在贵州神奇秀美的青山绿水之间,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的民族文化奇观,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的音乐、舞蹈、刺绣、蜡染、傩戏、水书等民族文化,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板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圈定为“人类需要保护的生态文化圈”之一。有人把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多彩文化景观,形象地称之为“文化千岛”:贵州各民族的独特文化构成为同一片“水域”中的千个“小岛”、万种风情。在贵州这片“山海”中,这些星星点点、色彩斑斓的“小岛”,却是山山相连,脉脉相通,都植根于这同一片大地;而在远方的天际线上,它们更是浑然一体,成了一道多彩的风景。正因为如此,从2005年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到2006年的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从青歌赛上贵州原生态民族民间歌唱激起的心灵震撼,到广州、香港、上海、北京一路掀起的贵州热风,一个多彩文化的贵州形象让全世界为之惊奇和赞叹。
文化形态本无先进落后之分,各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繁荣共生,这早已是60年代普遍流行的博厄斯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正是构建和谐贵州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从费孝通“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理论角度审视贵州,贵州有一个单数的主流文化大传统。它由贵州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倡导,由3900万贵州人民共同参与构建,并始终由贵州多彩多元的民族文化维护和滋养。与此同时,贵州还拥有众多的复数的民族、民俗、民间和地方文化小传统。理念上,大小传统通过相互渗透而生生不息。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主体诉求和独特的精神价值的挖掘。由此“和谐贵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愿景。贵州的文化才能独放光彩,而不致于与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趋于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