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链接对于网络专题策划的作用
超链接对于网络专题策划的作用
【摘 要】网络专题的时效性和超链接是一大特色和优点;超链接作为特点对网络专题策划的作用;以新华网为案例来分析超链接的作用;网络专题的改造和发展方向;超链接对专题策划需要做出的创新
【关键词】超链接 信息 互联网 网络新闻 受众
随着网络新闻专题在新闻竞争中作用的不断增强,专题的内容策划已经被网站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新闻编辑的创造性也在专题的策划中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表现。网络专题因为其越来越明显的时效性和无限深广的容量而越来越具有竞争性,而超链接作为网络专题的一大特点更为其增加了核心竞争力。
一、超链接的特点
(一) 什么是链接?也称超链接或超级链接。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幅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幅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1]超链接具有无限深远的空间内存,可以快速的查找到与所需要查找的内容相关的信息,而超链接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可以链接的内容,目标对象非常广泛。“在专题中,每个层次的信息内部,以及各个层次的信息之间,都并非割裂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连通的信息网络,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技术手段是超链接。受众可以通过超链接,从一篇稿件跳转到另一篇稿件,对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追寻与思索,透过现象去更好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2]这是一种最简单快捷的寻找与所告知内容相关系的其他内容的途径,它们是一个整体,并非独立存在。
在网页中,一般文字上的超链接都是蓝色(默认为蓝色,当然也可以通过css代码来调整为其他颜色),文字下面有一条下划线。当移动鼠标指针到该超链接上时,鼠标指针就会变成一只手的形状,这时候用鼠标左键单击,就可以直接跳到与这个超链接相连接的网页或WWW网站上去。如果用户已经浏览过某个超链接,这个超链接的文本颜色就会发生改变(默认为紫色)。只有图片的超链接访问后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二) 超链接的优点
1. 信息的无限容量
网络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体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它是网络新闻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网络专题策划中,网络编辑对于专题的思路模式的整体把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大媒体网站之间的竞争和较量,也取决于网络编辑对事件的角度和看法,而对于稿件的挑选也关系到专题制作的成败。以国庆六十周年各大媒体发布的专题为例,新华网推出的是《大国崛起之甲子华诞——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3],组成形式有幻灯,Flash,文字稿,图片,内容版块包括大事记,投票,网友留言等,在主页面上摘取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副页面上再详细的进行分类叙述。比如,在幻灯的部分,截取了五幅阅兵的图片,当点击到任意一幅图片的时候,就链接进去与之相对应的副页面,并出现了对应的图片集合。这个就是超链接的信息的宽广容纳,使专题内容更加深刻,报道更加多层面,立体化,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一个事件或主题在广度与深度上的信息需求。
2.跳跃性
专题中设置有网友参与的部分,进行同步直播,以新华网专题为例,在祝福祖国版块中,网友纷纷留言投票,这个特点是传统的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极大的调动了网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更加提高了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在新华网发布的专题中,色彩基调和谐,链接准确无误,让受众耳目一新,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断的跳跃性和创新思维,减少了受众的视觉疲劳,吸引眼球。
3.延伸报道
在文本中利用超链接,可以设置一些延伸性阅读,丰富和发展报道内容,使报道内容更加深入。延伸性阅读可以包括“相关文章”、“跟帖”、“发表评论”等相关内容。这部分既可以作为阅读的一种延伸,又可以作为互动的一个入口,它通常也是层次化的一个部分。用超链接对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背景或概念进行扩展,既可以用注释的方式出现,也可以直接链接到相关网页。这有助于读者更直接接触新闻深层背景,获得丰富的相关信息,对于发挥读者的能动作用,扩展报道面,加强报道深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的新闻写作由于时间和版面所限,在某一期出版中,一般只能发一篇文章。除非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发系列稿件。在这些一次性的报道,一些作者往往不是为了用尽材料而使文章内容庞杂,篇幅冗长,就是为版面所限而舍弃过多的材料感到痛心和无奈。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由于其层次清晰,加上发表空间的庞大,因而很容易在原有报道的基础上,用链接方式进行横向或纵深报道,将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评论、相关新闻搜索等都作为链接的内容,随时进行的动态更新,对该事件作更深入、详尽的报道,从而形成一个系列性、立体性的新闻报道“网”。这不仅消除了材料丰富而无法使用的遗憾,而且使作者在新闻写作时更容易做到内容重点突出,结构简洁。同时,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为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以及后续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新闻读者可以及时与作者互动,添加评论。在一条新闻后面的评论往往有数千条之多,这是任何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作者也可以就新闻事实进行补充的叙述,或与读者进行交流。这往往使读者能够获得大量在新闻本文里没有报道的信息,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事情。
若干稿件的有机整合,来加强稿件的联系,提高它们相互配合的能力。使受众对新闻主题事件或主题有一个更全面的整体的把握。
(三) 超链接的缺点
1.信息泛滥,信息迷路
由于超链接的高容量信息流快速传播,无成本的海涵内容,从而导致信息的泛滥,或者误导受众的判断力,使受众在信息阅读过程中“迷路”,而所谓的“迷路”是指受众在互联网浏览新闻时,因多次跳转而偏离了原本的阅读主题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到达目的地的现象。
2.内容雷同,版权纠纷
自1996 年英国Shetland Times 诉Shetland News 一案以来,在英、美、德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域都出现了因超链接所引发的执法纠纷,因特网的焦点技能——超链接这一被称为“web 最基础和革命 的特 ”正面临着一场严厉的执法寻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媒体之间针对重大事件的稿件会出现互相转载的情况,并没有完全的独立编辑,以至于出现稿件雷同或者抄袭的现象,媒体发布的稿件没有注明原始出处而导致版权纠纷事件的发生。内容的大同小异,版面设计的相似,都是超链接所引起的一大危害。
3.链接错误
错误的链接地址会误导受众,特别是一些“标题党”或者垃圾广告链接,会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影响受众对网站的点击率。
二、超链接对网络专题的案例分析
以各大门户网站2010年春运专题为例。
中国政府网《春运进行时》[4]从1月8日开始发布稿件,点击“要闻”版块里可以了解到春运的具体过程,同时每个稿件后面都有“相关链接”。从专题的内容方面,有新华网的图片,铁路克服中心信息等相关不是本网站的网页信息,这些都是超链接的便捷和快速效果,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不仅体现了本网站的特点和内容,中国政府网本来是发布政府信息和国家动态的一个门面,一个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窗口,一个政府和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所以这个网站更多的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评价2010年的春运和进展,而且更多的传达了中央的决策,同时超链接可以将长文章改为短文章,使专题版式更加美观大方,吸引受众。超链接的作用也更好的体现了每个网站的核心特点。
新浪网《2010年春运》[5]则更多的从网友的角度来考虑,通过“网友共同编写【春运指南】”,发布各大媒体最及时迅速的春运信息并进行一个汇总,链接到58同城网旅游频道,进行详细的报道。新浪网制作的春运专题不只是一个页面,通过链接内容特别充实。在每个小栏目下面都有更多的信息围绕主题,同时制作的“春运三部曲”更是链接到“新浪微博”这个草根平台,让每位参与的网友都畅所欲言,调动了网友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分享乐了各地春运故事。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汇总,信息分类非常合理。美中不足的是,信息含量太多,受众容易迷路。
腾讯网《春运2010:1月30日—3月10日,和你在一起,在线精彩,生活更精彩》[6]出彩的地方就是视频制作和链接,链接包括电视台如北京卫视,上海卫视,浙江卫视,全国地方台最新最近的实况信息。比较贴近群众,更加人性化,链接在各大地方报纸,了解各地实情,有《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华商报》等等,充满地域特色,贴近民生。通过开通论坛,最直接的让网友表达需求,直播最新最近的路况信息,交通情况等等,一切从群众需求入手。超链接在此的作用,深刻的表现出了网络媒体与网友的零距离,而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从这三个网站中不难发现,各大网站在充分的利用链接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好的新闻专题选题与角度,出色的专题制作,是网站竞争力的体现,网络编辑在策划专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读者的阅读规律,不一定完全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写法用于网络新闻的写作。因此,将材料进行有效地分层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超链接的发展方向
(一) 信息快速有效整合 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超链接的编辑方式具有跳跃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来说,受众用网络阅读新闻实际上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两维中搜寻他们需要的信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对新语境的陌生感导致读者与超链接的内容隔膜,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不认同感也由此产生,从而导致信息“迷路”,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网络编辑,就应该降低这种“隔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比如可以发挥网络编辑元素的多元化这个优势,在正文中较多地嵌入一些直观的图象或音频、视频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好地弥补电子阅读中的缺陷,把受众的思路从迷宫中抽路出来,找到正确的出口和位置。“迷路”问题是否会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致命伤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超文本链接所造成的“迷路”,完全可以通过人本因素来克服。工效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已经在优化超文本链接方面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改进法,如搜狐、新浪等大型综合网站,在这些方面做得都比较完善。
多数新闻网站都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沿袭了传统媒体的分类方式。如新浪网,在首页上把新闻分类为焦点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教育新闻、观点与评论、游戏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等。同时,借鉴BBS的组织方式,以社区形式进行新闻分类也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个分类方式,它可以使分类更加清晰且人性化。总而言之,在新闻类别细分上,网络新闻因为摆脱了时间线性限制从而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因此就单个网页来说,新闻类别细分得越合理,版面结构就越清晰,受众在阅读选择时也就越明确,能够在第一步就迈上正确的方向而不需要“东奔西跑”,不至于在信息浏览一开始就晕头转向地“迷路”。
同时,对于一个网络专题,要有圈定的思维范围,隔离开那些与专题内容无关的链接,形成一个干净的链接网,这个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要摒弃传统的对于信息的来者不拒的精神,而是要通过筛选,强调那些有关联的内容,从而达到一个和谐的境地。对于每一个专题的策划,都要通过超链接来实现信息的合理无误不浪费。
(二)独立版权解决纠纷
针对媒体之间出现的互相转载而不注明出处从而导致的版权纠纷问题,是超链接将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目前传媒领域亟需严格的制度和规章来控制,加强信息交流的规范化,合理化。超链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新闻中涉及的一些文字必须加上链接,比如网址,专业术语,政策法规,独家爆料等等,对于原创性的内容一定要有链接,这样才能够在细节处体现网站的个性化,不易被同化和复制。
2.限制直接的复制粘贴,必须查看源文件才可以复制,查看代码,更加明了文件出处,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转载文章,那么会出现极大的安全隐患。图片,文字都要加上网站的LOGO,也是一种限制方法。
3.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之前请得到网站的同意,否则视为非法转载,可追究法律责任,用法律的力量来约束。
4.扩大媒体自身的影响力,新闻第一个出现让更多的受众看到新闻从心里就能记住该媒体,例如在汶川大地震期间,所有的新闻图片都来源于新华网,这是一种媒体号召力。媒体要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新闻风格,比如《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做的非常深刻,各大网站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和效应,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某一媒体发展到主流化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独立的内容,从而不再依靠外部的力量来依托。如果各大网站都能够形成一股良好的风气,版权纠纷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市场环境也得到了净化。
(三) 改变传统的新闻内容呈现方式
利用超链接,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传统的文本写作总是在单一层面上完成,所有信息与材料都是一次性接触。尽管传统新闻写作方式中有“倒金字塔”的结构模式,以便于读者的阅读,但事实上的确有很多读者没有从头到尾阅读完这些信息,即对他们来说,有一部分信息是属于冗余信息。而超文本的利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在进行写作时,采用将材料分层的做法,把最关键的信息作为第一层次写作,而相关详细信息作为第二或第三层次提供。即用一个骨架的方式描述对象,而有关的细节,分别用超链接给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进入哪一个方面细节的阅读。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报道对象本身十分复杂,角度很多,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果不加区分把所有材料都堆在一篇报道里,显然是不现实的。超文本写作用梗概的方式一一列出,条理十分清晰,既符合读者的视觉习惯,又能满足不同读者对各种材料的选择,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超链接文本阅读对作者的能力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超链接的大量使用,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内容容量。这无疑会对作者的知识容量和采写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网络新闻的即时更新性和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使得一则新闻的阅读消费变得更为短暂。要避免在众多的新闻信息里被淹没,网络新闻的写作要求更高,对作者的能力和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超链接对网络专题策划需要做出的创新
(一)专题信息分类管理向系统化迈进
传统媒介的新闻写作,记者的思维一般都是凝固在相对独立的一篇作品中:先收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思想,然后再把有价值的细节及其背景材料等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组织起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在新闻网站中,这种写作方式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受众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具有开放性,即受众可以随时从某词“链接”出去,转到本站点内另一信息,甚至转到另一站点。这就要求记者写稿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读者的阅读规律,不一定完全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写法用于网络新闻的写作。因此,将材料进行有效地分层就显得非常必要。分层主要是为了适应WWW所具有的“超链接”的需要,“超链接”能将新闻素材组织成多个层次,以供不同需要的读者阅读。所以,网络编辑在整理稿件时,“第一层材料可以是粗线条的,只介绍主要框架,而具体细节可以通过调用关键字的超链接去展开,一些背景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7]专题信息要趋向于系统化,从每个版块到栏目资讯,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和合理清晰的思路,使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的所有内容和始末,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不需要思考就明了理解专题内容所要告诉受众的信息,有一个整合的思路。
(二) 网络新闻要争取独立采写权
除了一些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网络新闻目前没有独立采写权,所以大多数还只是处于编辑阶段,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必须要从传统新闻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三)发挥网络专题的新颖性
网络专题在内容上的组合可能和传统媒体没有特别的区别,而形式的新颖性也还是可圈可点的。网络专题的制作形式不能够只限定于幻灯,图片,文字,视频等独立模式,而是要在各种模式中互相融合。
(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网络编辑队伍
一个网络专题制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编辑对于事件的把握和审时度势的角度,要使信息真正实现相互连通,编辑需要对专题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在什么样的信息之间添加超链接,反映了编辑对事物本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如果不能恰当地把握信息间的联系,反而会带来信息过载或受众认识上的混乱。因此,利用超链接在专题中构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信息网络,是专题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独立完成带有“超链接”的文本写作,网络编辑应该有充分的网络知识,懂得超文本标识语言。因为“在超文本标识语言背后的观念是:任何一个文件不管在任何操作系统,任何浏览器上读起来都应该是一样的”[8](P122)。惟此,才能充分发挥“超链接”文本写作的优势。 超链接在网络专题策划中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模式,是网络媒体在传播与发布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化超链接设计既是实现新闻信息流高效传递的有效途径,又是正确设置新闻信息流“路标”、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信随着网络新闻技术和管理发展日趋成熟和稳定,超链接对网络专题策划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网络新闻传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郭毅《超链接在网络新闻文本写作中的运用》,《安徽文学》2008年11期
[2] http://www.751com.cn
[2] 彭兰:《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发展及编辑原则》[J],《中国编辑》,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