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走好低碳之路 第2页
中国如何走好低碳之路 第2页
应以经济发展减排尤其是重化工业减排为突破口,平衡成本与收益。低碳经济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我国而言,重点在于经济领域,关键在高耗能行业。仅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产业耗能就占我国全部能耗的51%,这部分产业中许多产品是外贸产品或服务外贸的产品。根据笔者的测算,这些行业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是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的1.5倍,是全部工业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两倍多。未来,必须抑制高耗能行业尤其是其中的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扩张,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些行业的用能水平和效率严格监管,大幅度降低这些产业的排放量。
中远期来看,应重点从消费结构尤其是住行角度突破,平衡成本与收益。“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汽车普及消费阶段,人们的居住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调研发现,私家车交通比公共交通的人均碳排放强度高10多倍。并且,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住行将是下一个碳排放的重点。消费结构的升级关系到生活水平,不能采取简单的抑制方法。科学的方法是鼓励发展节能建筑、生态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发展和优化公共交通,促进市内交通便捷化,确保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引起碳排放强度的大幅度增长。
从目前情况看,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以及低碳金融这三大支柱力量在我国还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上,我国重工业化特征极为突出,能源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强度大,低碳产业经济总量比重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低碳技术上,由于我国起步晚,自有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相对落后,未来可能还将遭遇国外低碳技术壁垒等方面的严峻考验。金融方面,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潜力巨大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国内尚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制度和交易平台,各种碳金融衍生产品更是空白。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全球低碳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成为当务之急。
尽管实现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艰苦的努力,中国依然选择站到低碳革命全球一致行动的最前沿。中国政府日前郑重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加以落实。这一率先发出的清晰而明确的量化减排信号,充分表明中国政府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体现出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对地球未来的勇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