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唐钢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大力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各类院校迅速发展,社会工作也开始走上了学科建设的道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社会工作面临着教材、师资的缺乏,面临着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如何实现学科的国际化、本土化,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等诸多问题。河北理工大学作为国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诸多院校之一,在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道路上也在努力地探索与研究。广大社会工作师生不断努力探索,总结经验,将社会工作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试图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与道路。为了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河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与开滦、唐钢等大型企业达成协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可以进入企业内部参观学习。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参与社会实践的好机会;也利于增进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与接受。
二、实习时间
2009年10月13日至2009年10月14日
三、实习活动
进入唐钢、开滦企业内部参观学习。
2009年10月13日进入唐钢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
2009年10月14日参观开滦博物馆
四、实习目的
了解国内大中型企业生产结构方式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了解资源性企业面对资源转型问题采取的策略和应对方式,从而学习企业结构和运行方式,扩展知识面,加深对企业的进一步认识。
五、实习单位背景材料的介绍
1、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集团)地处中国河北北部,总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依燕山,临渤海,接京津,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2005年以唐钢为核心,联合宣钢、承钢整合组建而成。2005年末,资产总额581亿元,在册职工总数93569人,产钢1607万吨,位居中国第二位。在中企协近日公布的企业排行榜上,排名2006全国企业500强第43位,全国制造业500强第16位,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企业第4位。
唐钢集团下属的三个企业都是我国建厂较早的大型骨干钢铁企业。唐钢始建于1943年,被誉为"转炉的故乡",也是国内最早将连铸工艺成功应用于大工业生产的企业之一。改革开放后,唐钢不断加快发展步伐,跻身全国十大钢行列。宣钢创建于1919年,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定点生铁供应基地,同时为冶金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矿山开采和生铁冶炼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宣钢在逆境中崛起并获得较快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承钢是1954年国家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一直致力于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是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的发祥地和北方最大的含钒钢生产基地。
唐钢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低成本和品种开发战略,深化挖潜增效,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定。2005年生铁完成1466万吨,转炉钢完成1608万吨,钢材完成1482万吨,分别占全国铁、钢、材生产总量的4.4%、4.6%和4%,钒产品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1/3;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其中销售收入491亿元,实现利税50.23亿元,实现利润21.42亿元。
目前,唐钢集团主导产品包括:棒材、线材、型材、热轧带钢、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焊管、五氧化二钒、钒氮合金、钒铁合金等系列,几乎涵盖市场需要的所有规格。唐钢集团坚持质量领先、用户至上的质量观和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高信誉,所有钢材产品均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均获得国家和省优质称号。唐钢生产的Ⅱ级螺纹钢筋、矿用支撑钢、调质钢筋为国家优质产品,并与高线盘条共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U型钢系列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其中25U、36U填补了国内空白,超薄热带产品规格和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宣钢生产的炼钢生铁、热轧带肋钢筋、热轧钢带、热轧圆盘条、焊管等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热轧带肋钢筋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和"产品质量免检"证书;承钢生产的螺纹钢筋是冶金行业唯一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冶金质量协会评选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十佳"产品,并荣获"全国质量稳定合格产品"称号及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五氧化二钒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际质量钻石星奖"。多年来,唐钢集团各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北京东方广场、中国大剧院、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长江三峡工程、核电站、2008年北京奥运主场馆、中央电视台新址等国家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唐钢集团的发展具有优越的客观条件。唐山靠近港口和冀东铁矿、煤炭基地,承德地区拥有储量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唐钢集团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朝着"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十一五"末,形成年产3000万吨配套生产能力,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钒钛制品基地、华北地区最大的优质板材基地和优质结构钢生产基地,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
2、开滦有限责任公司
开滦集团公司原名开滦矿务局,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素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现有员工9万余人,固定资产200亿元,年产煤炭2700多万吨,销售收入近百亿元,2003年张家口蔚县矿区并入开滦集团,使开滦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开滦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带。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相连,西与京津为邻,是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腹地,京沈、通坨、大秦和坨港四条铁路干线,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纵横其中;秦皇岛、塘沽港毗邻相连,形成现代化综合运输网,运输极为便利。新崛起的京唐港建有开滦业主码头,煤炭可直抵华东、华南市场,远销海外,煤炭市场具有很大潜力。矿区内部铁路网稠密,交通运输极其便利。
开滦煤田富庶广袤,煤田总面积89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约71亿吨。开滦煤种以稀缺煤种---有“工业味精”之称的肥煤为主,肥精煤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余为1/3焦煤和气煤,是冶炼、化工、动力首选用煤。洗精煤主要供应鞍钢、首钢、本钢、宝钢、唐钢、宣钢等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和京、津、沪三市的炼焦制气。张家口蔚县矿区并入开滦后,使开滦地质储量增加了14.93亿吨,另外还有211平方公里的远景勘探区。
1999年开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公司制改造,2002年按照快发展、大发展、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改革,先后组建了了煤业分公司、多经分公司、经贸分公司、服务分公司四个专业化分公司和张家口蔚州矿业公司一个子公司,精煤股份一个上市控股公司,形成了“四分一子一控”的管理格局。科学规范的组织格局和精简高效的机关机构,为开滦的快发展、大发展、跨跃式发展创造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滦的战略目标是加快冀中煤炭基地建设步伐,2008年以前达到50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到2015年产能扩大一倍左右,达到亿吨级水平,把开滦建设成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精煤洗选加工基地和北方功能齐全的煤炭转运基地,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未来的开滦将面向国内外广泛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利用外部煤炭资源,到2015年煤炭储量在现有基础上扩张一倍以上,其中国内地区约占到3/4,国外地区占1/4;同时重点围绕发展煤基产业链,广泛引进社会资金包括外资,争取在2015年以前新建较大型合资企业6个以上并实现海外上市融资。
六、实习认识:资源性企业面临的问题和企业转型的应对策略
资源型企业是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辅以后续加工,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依靠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企业。制约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资源条件不佳,矛盾突出我国资源丰富,总量大,但人均拥有量低。不仅如此,我国资源禀赋普遍不佳,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合理,以小矿种居多;支柱性矿种的储量偏低,且贫矿和难选矿多,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过度开采导致很多矿区资源接近枯竭,部分资源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资源储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2.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我国资源型企业由于不合理开发和高消耗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极为严重。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大量的 “采富弃贫”的现象,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对废水、废气、废渣和余热的利用率低;大量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宝贵资源被浪费。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仅在客观上进一步加速了我国自然资源的消耗速率,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仅通过不断增加资源消耗来推动的发展是不可能长期维续的。 3.科技水平落后,人才缺乏资源型企业在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得到显著提升,但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分散薄弱,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技术装备和手段落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很少。就目前来看,技术进步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偏低。造成我国资源型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包括:(1)科研开发的经费投入不足。(2)企业科技人才十分匮乏。由于煤炭、油气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加工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相对较低,造成从事这类行业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的技能操作人才严重短缺。 4.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我国资源型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普遍偏低,对于一些现代高技术产业或国防所需的高、精、尖产品,目前在技术上尚未过关,还需大量引进国外产品,没能改变为国外深加工工业和矿产品制品工业提供初级原料产品的角色。唐钢、开滦都属于资源性企业,都存在以上问题。面对资源枯竭的压力,唐钢、开滦迫切需要企业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企业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以谋求永续发展为目标,在努力实现满足下游产业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存。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从四方面来理解:(1)自然资源可开发的持续性。(2)企业发展模式的持续性,即由传统的开放型的线性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废物(废气)—排放”向闭环型的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物(废气)—资源”转变。(3)运用高科技,提倡绿色理念,实现资源开发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4) 应用价值链的理念,延伸企业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走出去的资源扩张战略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企业拥有资源的多少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拥有量成为制约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瓶颈。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稀缺资源的占有来进行。我国资源企业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不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在立足自我发展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机会、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国际化配置。 2.循环经济战略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开放型线性发展模式向闭环型循环发展模式转变,实施和推行循环经济战略。只有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消耗型到节约型的转变,企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走出去的资源扩张战略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企业拥有资源的多少好坏,直接决定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拥有量成为制约资源型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瓶颈。企业的一切活动,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建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稀缺资源的占有来进行。我国资源企业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不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在立足自我发展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机会、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国际化配置。 2.循环经济战略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开放型线性发展模式向闭环型循环发展模式转变,实施和推行循环经济战略。只有实现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消耗型到节约型的转变,企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3.技术创新战略资源型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自然资源不可能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成比例地增加,只能越来越少。因此,资源型企业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多种技术因素,以减少资源不可持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资源型企业应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和效率。一是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加大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核心技术。 4.产业链延伸战略通过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逐渐摆脱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引进高科技设备,现代化的工艺流程对初级资源型产品进行再加工、深加工,将产业链向精细加工环节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间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总之,就是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改善产品结构,努力实现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单一产品向配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初级产品向精加工制品的转换,重点发展精、特、优、尖产品,促进资源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经济效益。
七、实习结论
通过两天的参观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也认识到了我国国内类似于唐钢和开滦的资源性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他们针对资源转型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拓宽了知识面,增进了阅历,为以后参加工作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以前对企业的认识的狭隘,对经营理念的偏差。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坚定一种信念: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