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环境教育 第3页


浅谈小学生环境教育 第3页
第一,对象全程性。环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它始于学前教育阶段,贯穿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环境教育要体现对象的全程性(即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普通劳动者)。处理环境问题,努力保护环境,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任务,通过环境教育让学习者从整体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形成综合的环境保护观念,才能适应不断产生和变化的环境问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内容综合性。环境教育要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即环境法律、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环境技能、环境价值和态度等。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要重点突出环境伦理教育,把道德规范延伸到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养成尊重自然,关心自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惨遭伤害,说明新形势下开展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已不容回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教授等指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让环境伦理道德在环境主体行为发生之前就能够认真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从而协调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利益关系,变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综合生存利益。
第三,形式多样性。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既可以采用一些专题教学形式,也可以成立探究环境保护问题的课外活动小组;既可以采用讲授法、观测法和实验法,也可以采用调查法、考察法等。 第四,区域重点性。环境问题虽然十分复杂,但地域性非常明显。农村与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农村与城市的环境问题大都带有明显的产业特征。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在环境教育时,不能舍近求远,而应从本区域的环境问题的实际人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参与实践性。参与是环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各方面能力的一个根本途径。环境科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把环境教育陷于空洞地说教,极易导致学习者厌弃,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环境教育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不体现参与性,不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那就无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一个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伤害北京动物园5只黑熊的事件,表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4、寓环保教育于教学前五分钟
当我看到教室满地垃圾,我给同学们讲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最大的广场变成了最大的垃圾场?原因就是人们都乱扔垃圾。 “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当长城上一些老外捡拾垃圾,国人熟视无睹,还嘲笑:有病!“Who is ill?(谁有病?)”;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 我问:“哪里是我们的家?哪里有我们立足之地?”。经过教学前短短几分钟,使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
5、寓环保教育于语汇教学中
语汇积累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语汇积累教学中。在收集有关动物的词汇如狮子、熊猫、大象 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动物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语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
6、寓环保教育于课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如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赞美自然风光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三亚落日》、《草原》、《林海》《黄果树瀑布》等,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之外,教师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环境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有些语文课文,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教育课文,如:《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麋鹿》、《海洋――21世纪的希望》、《游天然动物园》、《特殊的葬礼》等,教师更是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能深刻感悟环保的重要性。
四、寓环保教育于课堂练习中
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一个看图讨论的练习,在练习中,除让学生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远处青山绿水,近处嫩绿舒缓的草坡;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航模;海鸥在人们头顶低旋。好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五、寓环保教育于课外活动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