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治疗乙肝的理论已经确立
世界最新治疗乙肝的理论已经确立:
核酶技术与乙肝治疗
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全世界仅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就超过2.8亿,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中国,每年的治疗费用高达100亿到300亿元。乙肝病十分难治,目前尚缺乏非常可靠的治疗方法,它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婚姻以及社会交往等,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启动和“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成功绘制,疾病诊断和治疗已经开始向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迈进。目前,应用先进的基因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手段,人类对乙肝病毒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明确,特别是“核酶”的发现和“核酶技术”的建立,使乙肝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疗……
乙肝难清除 奥秘在基因
乙肝病很难根治,关键就在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不仅传染性强,而且很难彻底清除。世界各国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的探索,但对乙肝病毒为什么很难清除的真正原因,却并不十分明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真正建立起来后,才有了重要的进步。
1985年,科学家应用PCR技术(一种高度敏感的核酸检测技术)对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在部分已经转阴的患者体内仍残留着少量的乙肝病毒基因DNA,而这部分患者在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的病毒基因又复制出大量新的乙肝病毒,使乙肝再次复发。
这次实验让科学家真正明白,乙肝很难根治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基因DNA。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一个物种到底长什么样的,都是它的遗传物质,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病毒基因DNA。乙肝病毒基因DNA携带着乙肝病毒的所有遗传信息,它是乙肝病毒“生命的灵魂”,决定着新病毒的复制繁殖。病毒基因DNA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乙肝病毒就像“种子”和“草”的关系,以前的治疗方式只是一味地拔“草”,但“种子”却没有清除,即使治疗再久,乙肝病毒最终会死灰复燃,总是无法清除干净。
然而乙肝病毒的基因链很难破坏,这是因为它有两道牢固的“防线”:第一,乙肝病毒基因藏在肝细胞核内,肝细胞核极其微小,只允许小分子级的物质穿入,一般的药物成份根本无法进入;第二,乙肝病毒基因在肝细胞核内常常与肝细胞基因相互整合在一起,怎样才能准确地破坏乙肝病毒的基因,而不伤害肝细胞基因,是个难题。
那么如何才能清除乙肝病毒的基因呢?根本的办法就是从分子水平上破坏乙肝病毒的基因链,而这一点一般的药物成份是做不到的。
核酶技术——能剪断病毒基因链的乙肝治疗新途径
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美国的科学家,他们因为发现了一种叫做“核酶”的特殊物质而享誉科学界,而正是这种特殊的物质为抗乙肝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1983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Cech和Altman分别在研究原虫和植物病毒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小分子物质——“核酶”,这种特殊物质不仅能够与病毒基因链的特定部位以碱基互补的方式相结合,而且还能在此部位上对基因链进行切割,将病毒基因链剪断,破坏其完整的结构。由于核酶的这一特性与剪刀极为相似,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分子剪刀”。Cech和Altman